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的生活

(2010-10-13 11:13:46)
标签:

生活

研究

病友会

家庭

责任

医师

研究者

母亲

杂谈

分类: 感悟

最近生活变化比较大。过去,我生活在两点之间:研究室和家;现在,我的生活增加了一个点:病友会。不仅是在表面上,更多的是在心里。很多朋友问过我,如何做到兼顾这么多方面?有些还说我是一个“铁人”,实际上哪有这样的人,大家都是血肉之躯。

一个已过不惑之年的女性,一个想为患者做更多事的医生和研究者,一个对生活和事业充满激情的人,这就是我。

目前我所面对的3个点都让我无法割舍:第一,我们的研究组尽管发展历史超过20年,但是中间停顿过5-6年,最近6年来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纤夫,尽管路上有很多人的鼓励和支持,仍然感觉需要竭尽全力地逆流而上。王国相教授年事已高,研究室的几位助理都是我近几年招收培养的,尽管潜质都很好,但是阅历和专业背景有待提升。第二,病友会是我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我觉得如果医师和研究者只是从患者身上获取科研素材,应当于心不安。最近3个月接触了很多病友,于我来讲就像是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不仅更加了解了患者的病情,更为重要的是深入到他们的内心,由此结交了很多真心的朋友。大山问过我以前是不是就是开放的性格,其实过去别人总说我性格孤傲,不合群。从小我就感觉自己一直在寻找什么,但是不知道是什么,现在知道了:上天磨练我多年,就是让我来帮助别人的。由于自己也曾长期经历内心的孤独,因此能够更好地理解病友。第三,我的家庭,上有75岁的父亲,73岁的母亲,他们的身体都不太好;有一个弟弟,已定居英国10年;下有9岁的女儿,正值活跃的发育期,每天回家需要拉拉扯扯;先生供职于一家外企,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奔波。

有多少事在等着我做呢?首先,专业组的发展需要申请课题,分子生物学研究需要大量的基金;需要发表文章,尤其是SCI文章,因为这是目前中国判断一个人研究水平的唯一标准;需要参加各种专业学会、协会,让别人了解你的工作,支持你的工作;需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以营造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以我们研究组目前的状态,这些事大部分需要我亲历亲为。第二,病友会刚刚成立,就像一个婴儿,在诸多方面很不成熟,需要悉心关照。病友会工作任重道远,而谁也没有任何经验。我们要建立病友会组织,病友会网站,与社会的沟通渠道。。。第三,在家中,父母需要我的照顾,尽管我实在不能说是一个合格的女儿;孩子需要我的陪伴,尽管我实在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母亲。

有人说,你觉得累就不要做了,但是我将如何“不做”呢?

每一个人都有对生活的选择,这种选择其实最根本的基础是一个人的价值观。我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而不是外界环境逼迫我做的事,尽管很多时候很艰难,但是我觉得内心很坦然。人是要负责任的,对于专业组,病友会和家庭,我会负起我的责任,但是我会按照自己的原则去做。很多朋友对于我的年龄感到诧异,有一天居然有一个人在医院里问路时说:小姑娘,病房怎么走?对此我不知是喜是忧。有些朋友问我如何保养?其实我哪有时间和精力保养?要说经验,可能是自小率性而为吧,内心的自由和纯净是驻颜良方。

然而,我也很需要理解和支持。在专业领域,有很多前辈和老师,还有同道给过我很多鼓励,一路走来内心充满感激;对于病友会,我希望更多的病友参与进来,大卡说的好:自己就是救世主。是的,自助之人,天自助之。今后我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专业支持方面,希望病友会核心组的众位成员能够尽快承担起病友的心理疏导,并相互配合,将病友组织起来。

以上,就是我目前生活的真实写照,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也是对我的朋友们的一个告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