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的具体要求
一、总体要求:立意和选题新颖,强调知识的灵活运用,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点阐述,强调知识细节,重在通法的综合运用,从思维的角度培养读者的灵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撰稿时请注意学生的知识基础,题目涉及的知识不要超范围。要注意文章融知识性、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
二、稿件的具体要求如下:
1.稿件内容力求符合栏目定位,依据课程标准,切合导向,视角独特,有较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文章一定要结合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让读者真正能解决难点、疑点和掌握解题思路,对他们的学习确有启发和帮助。文章可分为六大部分:例题、分析、解答、点评、延伸与练习,但请不要拘泥于以上形式,可按照您的思路撰写,如可边讲解边举例说明,为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可以一个故事(身边发生的故事或以某种题材改编的故事等)的形式穿插知识进行讲解,这种形式新颖,初中生喜欢阅读。例题可分类说明或直接举例,总之,整篇文章重点要营造一个探究的氛围,给小读者一定的思考空间。
2.典型例题3-4个,例题要新颖且有代表性(题目是近两年中考的高频题或典型试题或结合实际生活的题目),例题的撰稿重点是思路分析(解
答例题的思路分析要详细、到位、要点清晰,能展现整个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引导小读者学会相关解题方法、解题思路。注重解题方法、技巧、步骤和要领的梳
理,分析的步骤学生容易接受。要言简意赅,抓住重点,直击要害,能给读者以方法上的引导;注意把例题和教材内容或教材上的例题、习题进行联系、引申、拓
展,指出和挖掘题目与课本的渊源关系,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据可依。提倡寻求一题多解,引领学生探求问题的最优解法,以帮助学生拓宽思维渠道,培养学生从
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加快思维速度,突破知识的固定范围)和点评总结(以展示例题所表现出的思考策略和解题方法,从
而达到开拓学生解题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可归纳解这一类题的基本方法及注意点,要归纳、总结、深化,从多角度归纳总结解决问题的
思路、方法、规律,不能就题论题,要借题发挥,如对所阐述的内容从诸如“梳理总结、联想发散、领悟整合、辨析比较、探索发现、类比扩展、猜想证明、交流研
讨 、
联想质疑、推广引申、观察思考、迁移应用、积累活用、知识链接、方法再探究、技巧点拨、误点警示和障碍分析”等中的某个维度出发,揭示方法性、策略性、技
巧性、规律性以及能力性方面的核心内涵,给学生以理性的引导,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着眼于规律方法的探索、总结与提炼,“授之以渔”,能说明这类问
题的基本解法.解题过程要详细,力求使学生看过一个例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掌握一个解题方法或会解决一类题,着力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
通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对知识。例题的设计要注意设置的情境材料新颖鲜活,内容要新意盎然(这也是吸引小读者、拓展小读者视野的一
个着力点),多和身边实际相结合,多与社会生产、日常生活、最新科技文化发展成果相结合,引用的题目请注明出处(选取的例题如选用中考题,请注明哪一年哪一地市的中考题,以便我们编稿时参考)且保证无科学性错误(请认真演算确保无知识性错误),同时请把文章的语言(包括文字语言及数学语言)多加推敲,以保证语句通顺,无数学概念歧义和错误。2500字以内。
3.
文章的语言要活泼,趣味性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笔流畅,重点要有小结和学生思考的情景设置。语言要要精炼,且要在语言规范的基础上生动活泼有趣,请
使用适合学生阅读的口吻撰写(语言要风趣,能吸引小读者阅读),这样学生容易接受。与时代贴近扩大信息量,尽量增加时尚与俏皮的元素,给人耳目一新的感
觉,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增强可读性。因为面对的是小读者,所以要把握好读者的年龄、心理特征,
文章要做到趣味性与知识性融为一体,尤其要有一定的启发性,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问题在文章最后要留详细答案和提示)。对问题既要讲解和分析透彻到位,又
要有一定的可读性、欣赏性。本刊以“教会读者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为理念,所以请您以教会读者学会学习的思路撰写,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教会学生解决
具体问题的思考方法,如何找到思考的切入点(思路),学会思维,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变,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思路更清晰,知识更扎实。请不要就题论题,
切忌空话和套话,切忌“满堂灌”的说教式方式撰稿。应以例题为素材(请注意设置新颖的情境,多搜集素材)、以知识为载体渗透如何学会和灵活运用所讲解的知
识内容。
4.配上相关训练题2-3道,或者例题后面紧跟相关训练题,训练题要附详细答案。
5.
请对稿件中选用的例题和训练题反复认真演算和推敲,确保题目的解答过程和答案结果无知识性错误;文中的数学语言要认真推敲,确保无数学概念错误(如歧
义),内文数学插图要准确无误;汉字语言要通顺,确保无病句错别字等(以上是考察作者一篇文章质量、评定是否是本刊优秀骨干作者很重要的一方面。另外,要
时刻清楚关注自己所撰的文章对学生有哪些切实的帮助?解决哪些问题?和其他同类文章相比有何新意?新在哪里?请作者一定注意)。
稿件完成后请您将稿件(最好能随文章寄来软盘)寄到:(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报刊社《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编辑部
田心红
收。如方便,文章最好通过电子邮件作为附件发来,因电子稿我们排版使用时更方便一些。
谢谢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请您给我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有时间望常联系!希望我们合作愉快!
祝您生活舒心,全家康乐!
我的联系方式: 0371-66322295(办) 13838196573
hntxh998@163.com和hntxh998@vip.sohu.com
QQ号:158151148(可随时留言)
通讯地址:(450004)郑州市顺河路11号河南教育报刊社《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编辑部
《中学生数理化》(初中版)编辑部
田心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