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学平田园诗词赏析
张明星
我和学平因诗结缘,以情为友已二十多年了,并经常和诗友们聚在一起谈诗论道,填词对句。学平谦逊厚道,平易亲和,内心锦绣,腹孕才华,人品、文品都为人所称道。他的部分作品被收录于《中华诗词文库》,有的发表于《中华诗词》、《诗潮》、《辽海诗词》、《阜新诗词》、《彰武诗词》、《辽宁日报》、《阜新日报》等。眼下他的这组田园诗词,只是他田园花丛里艳丽的一角。
学平擅绝句,托物言志,意境深远,语言鲜活,意象翩翩信手拈来。先欣赏他的一首七绝《久旱逢雨》,原玉如下:
风晓推门恁自如,身姿直向雨中舒。
心田若放花千朵,相与农禾一扫枯。
学平的作品接地气,特别是对父老乡亲有着特殊的感情,深知农田干旱对农民生活意味着什么。他心系百姓,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于是便创作出这首境美意深引人入胜的作品。作者在风拂雨飘的早晨推门而出,身姿直接在雨中舒展开来,心田即刻就像绽放出簇簇的花儿一样,与农田里的禾苗一起接受雨露的滋润,由此共同扫除了干涸枯败的景象,让垂悬于作者内心的忧虑烦愁竟也随之一扫而光,仿佛我们也置身雨中,看到了庄稼长势喜人,大地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结句“相与农禾一扫枯”美妙之处不在诗内,而在诗外,这一句将作者的喜悦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景为情设,情为景生,情景交融,妥帖自然诗味浓郁,意境和情感自然得到了升华。
下面再欣赏他的七律《咏苦麻子》:
荒陬田圃俱为家,一入春分始冒芽。
常作时食虽俭朴,偶当玉馔也奢华。
不求医者能祛病,有敬宾之可待茶。
枝叶婆娑繁朵秀,闲来无事且观花。
苦麻子,亦名苦麻菜,鸭子食,学名“败酱草”,是人禽同食野菜,也是中药材。全诗以苦麻子为主题,起笔不凡,恰如其分。苦麻子对土壤、生长环境从不挑剔,自身确有顽强的生命力,然后交代了季节时令及没有被污染的绿色野菜发芽的状态、特征,从感官感知生发,给人们传递春讯的同时,更带有弦外之音。颔联强调了虽然时常把野蔬摆上餐桌视觉上有些俭朴,如若把它当做美味佳肴来品尝又另当别论了,如果在反季里能享受到这样的美食更是一种奢华。颈联说明苦麻子本身就是一种中药材,不仅能入药,还可以晒干后泡水当茶喝,它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药食同源,不可多得。最后一联,流露出诗人对闲适自由、无忧无虑生活状态的喜爱与向往之情。
整首诗落笔从容,铺陈得当。中间两联对仗工整,结构严谨,紧扣主题,层层递进一气呵成,蕴意丰满耐人寻味,这与作者的生活阅历、认知、文化底蕴和环境熏陶不无关系。娴熟稳重的诗境溢满字里行间,令人感同身受,确实可圈可点。
学平在题材的选取和结构安排上都颇具匠心,善于捕捉细节,联想丰富,开合自如,语言贴切,物我相融,读来过瘾,得到诸多好评。
词讲究情致、韵律和谐之美,感情必须有所寄托,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愿必须以物言志,真情可感。不管是豪放还是婉约,词风都要让人颇多玩味的特点。让我们再来品味一下学平的《西江月•家乡春色
》:
昔日黄沙扑地,今朝碧浪接天。荒丘漫岗变桑田,马跃人欢一片。
杏粉梨白蘸雪,桃红柳绿含烟。牧童哼曲脆扬鞭,春漾春姑春面。
填词须讲字法、句法、章法,技法。尤其西江月这个词牌子,一般要求上下阕的头两句对仗。作者遵循了词格的要求。上片通过今昔现实情景,运用对比的艺术修辞手法,表达了对家乡变化的喜悦心情。下片意象准确,描绘了乡村春天“杏粉梨白蘸雪,桃红柳绿含烟。”的美好景色,紧接着又勾勒出一幅牧童晚归图和春漾春姑春面的艺术效果,有景有情有声有色,使画面鲜活起来,更进一步提升了这首词的意境和感染力,让读者沉浸在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之中。
学平的诗词作品,主题立意都积极向上,读他的诗词,总给人一种顺畅自然、耳目一新的感觉,我们从他的田园诗词中,总能看到他有非同寻常的奇思妙想,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思考,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
我多么希望呀,
雨再大一点,
伞再小一点,
我和你再近一点”
这是他的现代诗《寻梦》——伞下相约的尾段,写得情浓情深情切。他诗词创作视角独特,富于联想,功底深厚,新诗亦或婉约缠绵,或奔放洒脱气势磅礴,精彩纷呈,值得我们学习赏读。
学平在诗词创作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他再接再厉,创作更多脍炙人口大众喜闻乐见的诗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