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Que sera sera

(2011-12-08 22:50:47)
标签:

杂谈

分类: 占星Q&A与占星杂文

很久没有逛台湾的书店,这一趟回去为了看看梅兰尼老师的书的铺货状况,走了几次书店却看到一些有趣的书。占星与占卜类的书籍却依旧和多年前一个样子,或许作者换了,或许包装换了,但是内容却依然不变,什么星座的你是这样那样,金星在这个星座的你,是这样这样。月亮在什么座你,就『一定』怎样怎样。乍看之下有点「不司湖」的感觉,再许多占星师努力这么多年之后,占星的环境与看待占星的眼光怎么依然不变? 回到伦敦自己也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

在今天准备M9心理占星学的教材时我突然有了一些更清楚的想法,许多常看我的文章的朋友或许知道我看待占星的方式比较不是宿命论的观点,我在指导我的学生时也希望他们在讨论时或是谘商时尽量避开这样的论述方式,因为现代的占星学认为占星的星盘是一种潜能,是一种提供我们发展生命的蓝图,也就是说可能与潜能取代了你就是这样的宿命观点。这样的思想早已经在上一个世纪由当代占星之父鲁德海雅所提出。问题是一个世纪都过去了,为什么大家还是无法摆脱对占星的宿命观点呢?这其实才是我应该去思考的问题。

问题不在于台湾或华人占星界有没有努力,或我们的观念是不是落后,事实上这种观点是一种普遍的心态,一方面让一些人可以选择藉此怪罪命运的不公平,或者我就是这样命运要我这样我如何负责?我又怎么可能改变?我不会说这是错的,如果一个人选择这样的生活,那么他也只能接受自己就是这个样子,如果他心甘情愿的接受一切既定的命运而不愿意跟命运讨价还价那么我们也应该尊重他的选择。

但也有不同的命运观点,那些勇敢去挑战命运的人,或许就用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生命,但我会把这种,因为我火星在这里我就这样这样的态度,当作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必经阶段,也就是说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确都有那么一个阶段想要通过外界的描述来认识自己,这时候星座命理书提供了一个最「快速」的渠道。这大约发生在我们十多岁青少年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专家、权威」告诉你XX星座的你就是这样子。或许是专家或许是你的朋友,或许是你的父母,我们再收到这些信息时,暂时的会接受成为自己的一部份,或者觉得那不是我而反对。但却都还没到因为这样而去思考自己是谁的时候。

事实上因为无论这些作者是否专业,它们所提供的都是他们自己成长环境背景所得到的经验,试想一个台北出生于小家庭的人,是否能够了解南部大家族可能面对的挑战与造成的影响?试想一个欧洲的占星师能够精确的说出一个强调自我为主牡羊座,在华人社会可能要面对的挑战?都不能,就算是你的父母亲也不可能根据占星书与他对你的了解就说「你就是这样」。

一直到出了社会或者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我们受到了不断的刺激,我们开始问自己我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我是这个样子?或者在中年危机失业离婚后问自己我的人生只能够这样吗?这时候我们才有一种渴望深入探讨自我的念头。如果活到这个年纪,还相信那个XX星座的你就是这样的,那么你的人生就真的伤很大了!

现代的占星学之父鲁德海雅深信我们的星盘就像是一个种子包,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当我们成长的过程当中种子慢慢的发芽,在过去我们无法选择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成年之后我们必须去了解自己,我所认定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来的?我有没有思考过自己是谁?自己的生命有哪些可能性?那个江湖术士凭什么说XX座或者属什么的你就一定只能这样?

我不是要批判那些星座书籍,那些书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小朋友们需要一个归属感和依靠和一个看似了解它们的权威告诉他们他是谁,那个权威可以是父母兄长、学校里的老师、可以是教堂里的神父可以是帮派的黑道大哥可以是星座专家。但是如果那些人有着开阔的心胸与对命运和自由意志的尊重,知道人有无限的可能性,那么它们或许就会在回答时唱着DORIS DAY那首着名的歌曲 que sera sera whatever will be will be, The future's not ours, to see

他们会给予这些孩子更多的支持与成长选择的尊重,而不是用自己浅薄的知识去告诉年轻人他们应该是怎么样的人。

而这些星座书的畅销也造就了大家对占星的刻板映象,占星对人的描述也只有准确不准确的选择,而不知道占星学是一门通过对天体运行的认识而认识我们的生命在宇宙当中的位置,从何而来又可以往哪些方向去。

如果有一天你已经不在满足于星座书告诉你你就是这个样子?如果有一天你开始质疑你对自己的认识仅止于父母亲对你的描述,如果有一天你不满意自己的未来只能是那样。那么或许现代的占星学可以给你一些帮助(当然还有其他的自我探索的方法也可以),但如果你觉得占星学是一门有趣的学问曾经描绘你出简单的轮廓,那么国际占星研究院的老师们可以带领你通过更深入了解占星学当中的行星星座宫为相位来认识自己还可以有哪些可能性。

占星Module 1 台北密集(外地同学可使用SKYPE 连结上课)

授课老师   鲁道夫老师 Cici老师 & Monique老师

 

 



日  期 :

预计 2012/02/18. 19 .25 .26

时  间 :

上午10:00-下午17:00

上课地点 :

本学院教室(近捷运系统中正纪念堂站)


*"凯龙星"书腰正本可享原订价之 95 
*
台北密集班Module 1-3 一次缴款优惠

连络人 :

赵小姐 0912-491-534

email :

adm@aoa.co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