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济南东佛峪题壁石刻释读(一)

(2014-12-08 14:36:29)
标签:

转载

    佛峪,以区别玉函山之‘西佛峪’又称之为‘东佛峪’,乾隆历城县志记之:“东佛峪,在龙洞东五里,内有般若寺,泉出厨间,云生殿内,尤为胜绝”,佛峪四季美景各异,林木葱郁,古寺深藏,环境清幽深秀,峪内石壁之上留有众多名仕的题刻,特别是在般若寺遗址的高崖上,造像、题刻数量众多,早至隋唐,横亘清民,晚至当代,为了让佛峪更加彰显人文魅力,博主将分期分批慢慢探访,并逐一简要释读,希望看到该博客的朋友们多多给予指导,因有些题刻位于较高绝壁上,无法上通下达,难免辨识不清,留待今后细考。

    一、“清泉石上流”(1896年)

http://s16/bmiddle/562ee4adte07c2285137f&690
    原文:“清泉石上流”

     ‘光绪丙申秋,借题王右丞句,洪洞南清溪、邑人姜遇斌、柳文洙同游。

    释读:此题刻未见书者题款,博主对比分析了几幅柳文洙的行书墨宝,发现题刻作品中的‘柳文洙’与其他墨宝在笔法、结体风格上极为相像,为此,我大胆推断该题壁出自“柳十三”。多数人都知道柳文洙是个济南名士,曾经在龙洞锦屏崖上题过“壁立千仞”,“清泉石上流”的题壁时间和“壁立千仞”都在1896年秋,博主认为二者是柳文洙辞官归济后游览龙洞佛峪同时所题。

    柳文洙:字鱼筌,济南人, 清同治十二年(1873)癸酉科乡试中季元(举人第三名),清光绪三年(1877)丁丑科礼部会试中进士。以候补知县任四川办理盐务和治理荒灾。后任四川开县知县,在夔门北岸崖壁的三峡栈道题刻了“开辟奇功”。柳文洙对晚清官场极端厌恶,毅然辞官回乡,回到济南后,居住卫巷,与文人墨客诗文唱和,以诗书画自娱。在此期间,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广为流传,其诗韵律严整,即兴而作,诗风清淡自然,豪放飘逸,洒脱质朴。光绪年间,“济南柳十三”(柳文洙排行十三)曾名噪一时。其著有《喜猎偶笔》、《晚学斋古文诗存》、《雕虫要语》等。其书法宗黄庭坚、米芾,造诣深厚。其画工兰草、山水,清秀飘逸,当时在济南府乃至整个山东,文人士子都以得到他的画而自豪。
    清光绪二十年(1894),柳文洙出资重修了开元寺。至今,在开元寺遗址南山崖下的滴露泉处,尚保存有他题书的“秋棠池”三个行书大字。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柳文洙又在龙洞锦屏岩题书了“壁立千仞”四个大字,在佛峪题书“清泉石上流”。

    二、“行云流水”(1866年)

http://s5/bmiddle/562ee4adte07c8e9525e4&690
    原文:“行云流水”‘同治丙寅四月,归安沈涟书’

    沈涟:清代蒋宝龄、蒋茝生所著《墨林今话》记载乾隆至咸丰间(1736-1861)画家一千二百多人,对沈涟的记载:‘字秋涛,江苏常熟人,善山水’。博主据佛峪其他几处题壁分析,《墨林今话》记载有问题,归安是现在的浙江湖州(吴兴),非江苏常熟。根据《重建听瀑亭题名》,沈涟常用字号子楫。

    三、听泉”(1870年)

http://s11/bmiddle/562ee4adte07c97a44e0a&690
    原文:“听泉”‘同治庚午十月十一日,高要何昆玉题’

    何昆玉(1828-1896),字伯瑜,清代篆刻家

    四、张士珩悟道题壁(1903年)

http://s1/bmiddle/562ee4adte07ca3718070&690

   凝神调息,调息凝神。此三峰真人语也,凝神之后继以调息,调息之后继以凝神,元要大旨尽在是矣,光绪癸卯夏,冶山居士记于佛峪。”

    冶山居士:张士珩(1857-1917),安徽合肥人。字楚宝,又字冶衲,号韬楼,亦作弢楼、因觉生、冶山居士等,李鸿章的外甥,热衷问道。中日甲午战争中因“玩视防务” 被革职后归卧南京冶山下,弹琴赋诗,以文史自晦。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复原官,继则兼主持山东学务处,兼参谋处,办理武备学堂。此题记应是张士珩复职后不久题写。

    五、“重建听瀑亭题名”(1870年)

http://s2/bmiddle/562ee4adte07cae1eb0f1&690    “志称东佛峪在龙洞东南五里,有般若寺,尤为胜绝,寺之东岩石为台,高挹浮云,下临绝壑,平视瀑布,戛玉喷珠,又为此山最胜处,旧有亭,今圮。爰□□重建,牓之曰听瀑。而记某事于此时,同治九年冬十月也。丁彦臣筱农、枚升、□□□子□、沈涟子楫,皆吴兴人也。□□□□(题款不辨),邑人张□□刊”

    丁彦臣(1829-1873),浙江归安(吴兴、湖州)人,字筱农,以“梅花草盦”作为斋名,著名金石学家、鉴赏家,为官山东十余年,官至山东盐运使。

    六、何昆玉隶书题壁(1870年)

http://s13/bmiddle/562ee4adte07cbe63286c&690

“同治九年冬,皖江张木三、岭南卢庆、梁善元同游佛谷,何昆玉题,弟瑷玉后至。”

    七、“林壑尤美”(1911年)

http://s14/bmiddle/562ee4adte07cc7818c2d&690

        左款:‘大清宣统三年仲春’;右款:“上元朱□元题

    八、“佛”(1883年)

http://s14/bmiddle/562ee4adte07cd3d98efd&690

    ‘光绪九年秋日’、‘邑人王丕之书’

    九、“岩阿仙境”(1927年)

http://s15/bmiddle/562ee4adte0f97068986e&690

 ‘民国丁卯九月……瞻仰佛峪书此以记,武师景云’(钤印)

     岩阿:山的曲折处。汉 王粲七哀诗》:山岗有餘映,巖阿增重阴。文选·潘岳<河阳县作>诗之二》: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巖阿。 吕良 注:巖阿,山曲也。 欧阳修伊川独游》诗:巖阿谁可访,兴尽復空还。 许承钦石竺山》诗:坐想洪荒初,神禹未开凿,汎滥没巖阿,云巢栖海若。

   十、“龙洞庄佛峪胜境”

http://s5/bmiddle/562ee4adte07d05247844&690
    十一、“甘露”
http://s13/bmiddle/562ee4adt7cd94db81dbc&690     题款虽然清晰,草书难于辨认,留待今后细考

    十二、“云殿泉厨”(1875年)

http://s4/bmiddle/562ee4adte07d0fbfb1e3&690

   光绪六年(1875)二月’,‘子和张玢书’

    昔日,露华泉泉水直接引入僧厨佛殿,供寺内僧人炊饭饮用,《历城县志》载“泉出厨间,云生殿内,尤为胜绝”。阮元亦有诗赞云:“云护岩上佛,泉养厨中僧。”

    十三、毓俊题诗(1896年)

http://s16/bmiddle/562ee4adte07d1932851f&690   
    “千岩秋气寒,半岭斜阳暮,留恋不下山,倚石看红树”

    ‘光绪丙申九月  毓俊’

   

    十四、浴佛池题名记石(1795年)

http://s11/bmiddle/562ee4adte07d24b0959a&690

 

    ‘乾隆六十年闰二月,仪征阮承信偕同里季而庆、江安焦循、林报曾、弟鸿、子元游佛谷访唐石刻,遂登灵台,下观林汲泉,憩此池上,因以名之’

    阮承信(1734-1805),阮元父。

     十五、“别有天”、“洞庭少室”、“ 舍灵馆真

http://s15/bmiddle/562ee4adte07d34f9f25e&690
   http://s7/bmiddle/562ee4adte0f961f4e0a6&690              光绪庚辰    王春如题


http://s3/bmiddle/562ee4adte0f965dffd92&690                同治庚□,王景参题


http://s14/bmiddle/562ee4adte0f9692c1a0d&690

                  光绪六年十一月□日      子和张玢书

十六、阿弥佛造像记(759年)

http://s10/bmiddle/562ee4adte07d47551c79&690
“大唐乾元二年,佛弟子遇缘为国王帝主、大地苦众生,敬造阿弥佛一躯,三月五日建”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