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2008-06-17 15:20:28)
标签:

石窟

宗教

石刻

摩崖造像

艺术

旅游

摄影

连云港

孔望山

分类: 江苏省浙江省石窟

 

      孔望山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锦屏山东北,距海州古城2.5公里,是一个孤立的山丘,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300米,海拔高度129米,山体由太古代晚期的混合花岗岩构成,因孔子曾三次在此登山望海而得名,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汉文化博物馆。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摩崖石刻造像群位于孔望山南麓西端的断崖上,分布在东西长 16米,上下高约9米的范围内。(前文介绍)

 

    离造像群东60米处有一大型的圆雕石像,南150米处有一圆雕石蟾蜍。石象南25米处还有一块顶部

工凿槽的“馒头状”巨石。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造像群东南侧在林木掩映的山坡上.屹立着一座硕大的汉代圆雕石象。石象用整块巨石雕刻而成,长5米,高2.2米。它体型雄健浑厚,通体圆润丰腴,质感甚强,神态温良驯善。在大象的腹部,还凿刻了一个头梳“丁”字形发髻,手持驯象钩,脚带镣铐的驯象奴,似为驭象之人。以钩驯养家象属汉代常见之术,驯象用钩与大象则常见佛家经典和佛事活动之中。圆雕上还刻有“象石”两个隶书大字。这只石象是利用山坡上一块巨石就地雕琢的,被搁置于山麓的林间近2000个春秋,它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汉代圆雕。石象四足下,均刻出仰莲一朵,更表明了石象佛教题材的性质。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汉代圆雕——石象、石蟾蜍

 

    孔望山摩崖造像是迄今为止的我国最早佛教摩崖造像。孔望山石象与佛教摩崖造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同一时代雕造,互有联系的一处雕像群。石象蹄足上的仰莲雕刻,表现了释迦牟尼“乘象投胎”的内涵,和摩崖造像中“舍身饲虎”“涅盘图”等佛教传说故事,共同组成了早期佛教传入中国、佛教与道教交错的社会生活画面。再往南较远处,石蟾蜍俗称镇海神蛙,也是汉代的遗物。战国秦汉,直到魏晋,蟾蜍一直被人们视为神物,是辟五兵、镇凶邪、助长生、主富贵的吉祥之物。对有着超自然的神灵信仰的人们来说,只要是免灾降福的,佛祖、上帝、道尊与蟾蜍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孔望山以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宗教类遗迹,是佛、道并存,而以道教为盛,是符合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历史实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