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幼儿脑瘫康复训练育儿 |
1什麽是脑瘫?
脑瘫是出生前到 生后 1 个月内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可伴有智力落后、视 / 听障碍、癫痫、情绪障碍等。
2发生脑瘫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脑瘫的主要发病原因是出生前胎儿在宫内受到感染或有害的物理 / 化学 / 药物等因素损伤,早产或出生体重小于 2500g ,出生前后缺氧,新生儿期黄疸较重或患有其他危重疾病,如颅内出血、低血糖休克、重症感染等。我们称这些新生儿为高危儿,高危儿约占新生儿的1/10。
3如何早期认出脑瘫 ?
由于脑瘫主要表现是 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因此生后就 必须密切观察孩子是否有运动发育落后 、姿势异常及其他异常 。家长必须熟知正常婴儿的发育规律。正常婴儿的发育规律是:新生儿安静觉醒时,就应有视觉追踪及听觉定向反应;大运动是2(个月)抬(头)、3翻(身)、6坐、7滚、8爬、10站、周走;手功能是3个月应经常张开手、可握住小物片刻,4—5个月手能凑到一起玩,6—7个月能主动握物,9—10个月能拇指与食指对捏取物;作为智力的重要指标,4—5个月应能认亲人、认生,10个月应能听懂几句话,1岁应有意识发音等。如果孩子运动发育落后,特别是伴有姿势异常,如经常头向后仰或歪向一侧,3-4个月手还经常握拳发紧,特别是拇指握在手心等,应警惕脑瘫。每个婴儿的父母,尤其是高危儿的家长,要特别关注你们的宝宝运动、智能发育是否正常,情绪、性格是否良好。发现异常并不可怕,只要尽早就医或进行正确的功能训练,宝宝的前途仍然光明。
4脑瘫康复的主要方法是什麽?
脑瘫康复的主要方法就是功能训练,功能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信息的输入促进脑细胞的代偿及神经网络的重组,目前还没有找到能代替它的更好方法。对较重的或强化训练开始较晚的孩子在适宜时期要增加手术等治疗。
运动康复训练的关键是按发育规律适时激发出正确、足量的主动运动,及早阻抑异常运动及姿势。康复训练的三个要点是:
(1)早期开始 :如果已知是高危儿,从新生儿就要开始干预、对所有婴儿都要密切观察发育状况,发现异常就开始干预。临床研究已证实对高危儿从出生就开始干预可减少3/4脑瘫发生,已发生脑瘫程度也大大减轻;6个月之前开始强化训练的脑瘫多数可康复到基本正常。如果开始的晚了,从中枢讲错误的神经通路已较固定,用正确的去代替就较困难,从外周讲已发生骨关节变型等异常,教难治疗到理想目标。
(2)按发育规律进行 :在运动康复方面引出正确的主动运动是关键。如大运动训练中,翻身及俯爬是6-7个月前的重点,用语言、玩具引不出翻、爬的,可在康复机构学习用穴位刺激的方法引导翻身、俯爬。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是8-9个月以后的重点,扶持不能站立或扶迈步姿势异常,如足跟不着地等,应在康复机构学习立位扶持、矫正及训练的方法。对姿势、肌张力异常的要及时用按摩、牵拉等方法矫正。如该行走的年龄不进行立位持重及行走训练,仅训练爬,就属于方法不够正确,有可能造成只能爬、走不好甚至不能走的结果。
(3)强化训练 :和运动员一样,强化训练才能出好成绩。量不够不能形成理想的脑细胞代偿及神经网络的重组,不能有效阻抑异常的神经通路。分析早期开始并坚持功能训练仍留有较重残疾的孩子,主要原因是未实施强化训练的原则。强化训练对量的要求是每天除睡眠、进食外均在训练,食后及每个项目结束应有短暂休息,但每日觉醒时休息时间不大于训练时间。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脑瘫训练的最佳量是 4-7 个月每日训练 3-5 h、 8 个月至 2 岁每日 6h (含短暂休息) , 每日训练主动运动或向主动运动过度的助力运动所占时间应大于被动运动时间。量根据健康状况可略增减,量过小不能达到理想目标,过大可影响情绪、易生病、影响进食睡眠,甚至出现过用综合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