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鼓名旦女演员

(2008-01-03 12:49:03)
标签:

杂谈

分类: 民俗篇
 

沔阳(今仙桃),俗称花鼓戏女演员为坤角,扮演戏中小姐、丫环等女性者为旦角,故花鼓戏唱旦角的女演员为女旦。

荆州花鼓戏源于沔阳,花鼓女旦第一人也出自沔阳。堪称花鼓戏女旦第一人的段凤耳清光绪十二年(1887)出生于沔阳州南乡竹林湾。她八岁从师学戏,天赋聪敏,长相秀丽,嗓音清亮,表演细腻、泼辣,善于领悟刻划人物性格,尤其擅长演爱情戏。10多岁即名霞花鼓艺坛,成为花鼓戏历史上第一个女演员,也是后来众多女演员中的佼佼者。她领班到监利、潜江一带演唱,曾轰动一时,颇有影响。群众奔走相告,他们说:“台上有女旦,不看也要看。”段凤耳的拿手戏有《逃水荒》、《掐菜苔》等。她扮演《掐菜苔》的丫环,连唱带做,声情并茂,双手牵起系在腰间的长丝带,边唱边配合锣鼓拍节连闪三下,其优美动作如同凤凰闪翅,被观众誉为“真凤凰”。段凤耳真不愧是难得的仕女班头,其精湛的表演技巧是男演员难以相比的。据《荆州花鼓戏志》载:“史学家甘鹏云在《潜江旧闻》中写道:沔阳花鼓戏园里出了第一个女演员,扮相俊秀,嗓音清脆,演技纯熟。初到潜江登台,闻名来看戏的人十分涌跃,南襄河渡船乘客过多,以致多人被挤落水中,造成一惨案,但可见真凤凰艺名之盛。”

继段凤耳后,民国时期,沔阳较有影响的花鼓女演员有:刘翠、黄金秀、李再安、李明善、熊香、杜桃元、段正在、刘振坤、李福祥、刘德桂、张幺耳、肖作君等,成为沔阳花鼓戏的“半边天”、“台柱子”。这些女演员中,尤以肖作君对花鼓艺术研究发展的贡献最为突出。

肖作君,沔阳县长口肖家台人。八岁拜黄金秀学戏从艺,主攻青衣,兼习花旦。她天赋聪慧,身材匀秀,嗓音甜润,扮相俊美。十一岁登台始演《斩经堂》之王兰英、《祭塔》之白素珍、《观画》之秦雪梅、《醉酒》之花魁女等唱做并重的戏,才华初露,观众誉为“活仙姑”。解放前四十年代,成为赛云霞戏班的台柱子。

解放初期,肖作君是沔阳复联戏班的台柱之一。19519月,复联戏班从外地巡回到沔阳沙湖,1126日迁至天门岳口落户。19542月,湖北省戏曲改革委员会正式为花鼓戏剧定名“天沔花鼓”。因此,沔阳在岳口落户的复联戏班就更名为“天门县天沔花鼓剧团”。肖作君历任该团副团长、艺术委员会主任。1983年受聘为天门县荆州花鼓戏顾问。

肖作君系荆州花鼓戏学会理事、湖北戏剧家协会会员。她秉性耿直,平易谦和,忠诚于花鼓艺术事业,艺不保守,诲人不倦,深受人们敬重。

《荆州花鼓戏志》在册的1949年前江汉平原花鼓戏女演员有26名,沔阳籍的女演员就有11人,其时间和人数早于和多于其他各县,可见,沔阳花鼓早期的女演员在花鼓戏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抹。

新中国成立后,沔阳县在原联合楚剧团的基础上组建了沔阳县花鼓剧团。沔阳花鼓剧团五六十年代的女演员鲁美姣、潘艾芳、王菊芝、谭望英、郭德芬等人虽然先后都已退休,但她们舞台表演的艺术形象,人们至今还记忆犹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陈艳霞、李文萍、蔡艺霞、熊艳、程琼等新一代的女演员更是榜上有名,她们奋力拼搏,继续向花鼓艺术的高峰攀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过年的旧俗
后一篇:戏 联 趣 味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