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施瓦辛格公文浅谈藏头诗文化

(2009-10-31 22:36:58)
标签:

藏头诗

保镖杂论

施瓦辛格

文化

分类: 夜雨阁杂论

从施瓦辛格公文浅谈藏头诗文化

   文      保镖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近在旧金山的一次会议上,共和党施瓦辛格州长被一名民主党的立法委员当众嘲笑了。于是施州长给这位立法者寄了一封看上去很体面的公文,却在其中暗藏玄机。只要你把左边的第一个字母竖着念就会发现,这是一句英文粗口“FUCK YOU”,可见这位曾经的屏幕英雄,当过机器人杀手、超级特工、特种战士的肌肉猛男玩起文字游戏来却一点不含糊。当然,施州长的发言人信誓旦旦的称这只是一次巧合,但是这种托辞谁又能相信?

    这是一篇典型的具有藏头诗特征的公文,其看似措辞讲究、彬彬有礼,却隐含了美国的国骂,可谓巧妙。虽然有羞辱对方的意思,但不失俏皮、风趣,其稍嫌不妥却又无伤大雅,我想他的政敌也只是一笑了之,不会太在意,这不能不让佩服施大猛男的睿智。

   其实,施瓦辛格的这个玩笑,早已是前人玩了无数次的文字游戏。在中国,由于汉语言的博大精深、变化无穷,以及汉语诗歌的考究,藏头诗早已经是一种流传千年的文化。中国的藏头诗可不是简单的几个英文字母的组合,而是要求意合、韵合、工整、对仗等,是复杂的语言艺术。下面就让我们来回味一下中国悠久的藏头诗文化。

 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诗歌?诗歌是一种直指内心的文学体裁,它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中国的诗歌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尚书.虞书》记载:“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则说:“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中国的诗歌文化经过历代文人的锤炼、研究,到了唐代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而中国的文人,在发展诗歌的同时,不仅讲究诗歌第一层面的文学性、艺术性,还继续向深层次延伸,从而发展出利用镶嵌于其中特殊位置的字,组合成富含深意的第二种层面,用以玩笑、歌颂、咒骂,甚至作为相互联络的密码。这种诗歌被统称为藏头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现代密码学的前身。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是诗歌体裁中杂体诗中的一种,有三种形式:一种是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言所寓之景,而不点破题意,直到结联才点出主题;二是将诗头句一字暗藏于末一字中;三是将所说之事分藏于诗句之首。现在常见的是第三种,每句的第一个字连起来读,可以传达作者的某种特有的思想。所以,藏头诗从诞生之日起,便打上了游戏和实用双重印迹。

    中国的藏头诗起源很早,成文于明代的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中就有一首著名的藏头诗。当时梁山群雄为了拉卢俊义入伙,“智多星”吴用和宋江便生出一段“吴用智赚玉麒麟”的故事来,利用卢俊义正为躲避“血光之灾”的惶恐心理,口占四句卦歌:

  芦花丛中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难逃可无忧。

    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卦歌,却暗藏了“卢俊义反”的四字藏头,结果,这首诗还真成了官府治罪的证据,终于把卢俊义“逼”上了梁山。可谓用心良苦、收效明显!

    这首著名诗歌及其故事,被吴用用为传播谣言的工具,作为骗取官府怀疑卢俊义的佐证,虽然有虚构的成分,却恰恰说明了藏头诗在当时社会中的广泛使用和深入民心,连落草为寇的强人都玩这种文字游戏,更何况是普通文人和老百姓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庐剧《无双缘》,双写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写了一首藏头诗:

    早妆未罢暗凝眉,迎户愁看紫燕飞。

    无力回天春已老,双栖画栋不如归。

    这首诗从第一层面看,是一首歌颂男女爱情的普通诗歌,且平仄、音韵皆和,但第二层面则暗藏了“早迎无双”的深意。可谓意合、音和,而暗意更合。

    这是较为世俗一面的范例,而档次更高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中也非常流行藏头诗,且不乏高手。明朝大学问家徐渭在游西湖时,面对平湖秋月胜景,不胜感慨,于是即席写下了七绝一首:

  平湖一色万顷秋,湖光渺渺水长流。

  秋月圆圆世间少,月好四时最宜秋。

    这首诗不仅从字面上将西湖的湖光月色写得非常优美,还将名景“平湖秋月”四字暗藏诗头。真是诗美,意更佳!不能不让人佩服这首诗的精妙绝伦。

    藏头诗从诞生起,就被文人用来延伸诗歌本来的深意,或为诗歌整体的总结,或为专用歌颂某人、某景、某事,但是也常常被人反其道行之,将看似好意的诗歌写成贬损甚至咒骂的反义。其中经典的例子有2004年便民眼镜城在《迁安时讯》报上登载由自己提供广告词的广告,内容为:

  便民诚信规模大,民心所向送光明。

  伟业不亢又不卑,大胆创新非昔比。

    这首广告词的每句话上下排列,四句的第一字连起来是“便民伟大”,但这仅仅是第一层意思,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字连起念却是“大明卑比”,暗含辱骂其竞争对手大明眼镜。该广告刊载后被大明眼镜有限公司告上法庭。法院审理认为,便民眼镜城公开抬高自己贬低他人,损害了大明眼镜有限公司的名誉,是违法行为。判决便民眼镜城为大明眼镜恢复名誉,并赔礼道歉。可谓乱玩文字游戏,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首广告词音韵不合,从文体上算不得诗歌,但也属于藏头诗范畴,正为歌颂自己,反为贬低对手,虽然用心不善并被识破,却也不失机心巧妙,是将藏头诗作为攻击武器的范例。

    所以,藏头诗随着中国诗歌的发展,不仅作为歌颂美好事物、抒发己意的寄托,还作为攻击、毁损对手的工具,甚至是传递隐含信号的密码,可谓用途广泛,被利用的淋漓尽致。施瓦辛格州长正是利用了藏头诗的作用,把对手巧妙的揶揄了一回,还让对方有苦难言。

    藏头诗不仅在古代社会被广泛应用,在我们现代社会也备受青睐,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广告中很多网站以收费的形式为大家写姓名藏头诗,只是千篇一律,属于机械性的批量生产,没有任何新意和文学价值。很多喜爱文学的朋友也会在表达爱意、歌颂友情、赞美祖国时使用藏头诗,从而涌现了大量的藏头诗,但是由于各自诗歌写作功底的不同而良莠不齐。这都属于藏头诗的误区。那么我们如何写出一首意合、音和、藏头更佳的作品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藏头诗的概念。藏头诗首先是诗,它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有一个完整的意象、完整的主题,更高要求是必须讲究如押韵、对仗、平仄等其他诗歌条件,而绝对不可以是四句内容毫不相干、不讲韵律而简单搭在一起的白话。现在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将几个字分别藏在几个句子中凑在一起,就算是藏头诗了,丝毫不考虑作为诗歌所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要素。好的藏头诗,主题明确、意境优美、结构完整、音律契合,除了藏头的含义,诗歌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完整、优美的文学作品。初看,读者的注意力被诗歌本身所吸引,而忽略了诗中所“藏”的内容,经过细细品味或被一语道破,才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不禁感叹,原来如此!此时,藏头诗的艺术魅力才得以充分展示。这才是藏头诗本身的发展意义和魅力所在。

    藏头诗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歌艺术形式,经过古人、今人的不断发展,而俨然形成了一种特色鲜明、格体独特的文化。藏头诗不仅仅体现了中外语言文化的变化无穷,更加展现了人类的无上智慧,是极富魅力的。中国民协副主席,北京民协主席赵书就曾经说过:“藏头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应该渗透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这样才能得以传承。”所以,藏头诗文化应该被我们广泛接受并正确运用,从而使之发扬光大、薪火相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