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点执业”能让“走穴”“走上正道”?

(2009-04-08 14:59:04)
标签:

杂谈

医改

走穴

多点执业

    医改方案的出台,副总理出任组长,15部委联合、正部级干部任办公室主任,财政部解读8500亿投向,监察部门介入.....“新医改”应该正式起步了!

    医疗卫生行业健康发展影响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影响面再大、再广也不能说卫生行业=整个社会。因为医疗卫生毕竟只是社会大系统中的“子系统”而已。全民医保与否,资金来源的公办、民办,以药养医、以技养医,公益性、市场化等等都涉及到卫生行业和社会整体的有机结合。但医改需要“子系统”真正的动起来,公立医院改革、管办分离、质量控制….都会对医务人员产生深远影响....

    而对于医生来讲,新医改最大的变化可能不是这些,而是-多点执业

  “二线城市到一线城市、一线城市到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出国”,医疗行业的人才流动,造成医生在大城市、大医院相对集中是一种趋势,这种集中造成医疗资源配置的极端不合理,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的结构性硬伤。

    随着中小城市医院设备的投入,诊疗条件的改善,已经具备了“复杂疑难”手术开展的客观条件,于是许多“大城市、大医院、大专家”开始“走穴”,通过“会诊”“指导手术”等形式到其他医院从事诊疗活动。

    当北京、上海专家周末坐飞机、省城大医院专家周末开私家车“下乡”的时候,“走穴”这种被禁止的异地执业行为没有真正被禁止过。由此带来依法执业的管理困难、医生逃税漏税等都成为困扰多级医院的大问题,一旦引发纠纷往往引发更为严重的医患冲突....

    之于“走穴”,在过去曾经有不少有益的探讨,但始终没有上升到制度、法律层面。本次《意见》至少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多点执业”在逐步解禁....也就是说:逐步改变医师为医院所有,不经过合法会诊邀请等不能到另一个医院执业的现状,让医生可以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在多家医疗机构从事诊疗工作。

   【“走穴”存在的理由】

    当一个事件形成“气候”的时候,反应现象背后的一种需求。“走穴”就是一种需要的畸形实现:大医院专家有时间、有精力,下级医院有设备、有条件,群众有就近诊疗的需求,这些客观情况决定了走穴有存在的土壤。

   【允许“走穴”的好处】

   “走穴”其实是一种医疗资源的分配问题,非法的“走穴”如果被合法的“多点执业”所取代会有利于医生在不同医院的互补,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就近医疗,同时也通过规范的执业行为,改变目前规制“走穴”乏力的现状。

   【多点执业该注意啥?】

    如果洪水越来越猛,处理方式有两种:“堵”和“梳”。

    当“走穴”成为一种潜规则的时候,如何处理这种现象,的确是个问题。依据原有法律法规,医师必须在一家医院注册、执业,到其他医疗单位从事诊疗活动需要合法的“邀请”并办理相应的手续方可进行。但事实是,许多专家并不办手续,有的甚至不经过医院.造成诊疗更加不规范,甚至危害患者健康利益。

修订法律、完善制度:如果允许多点执业,自然不是随便允许,中间应当通过修改《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建立规范的医生多点执业制度。

    合理配置、严格审批:多点执业必须办理审批、审核手续,杜绝私自外出“走穴”这种形式,另外要坚固医生的时间、精力,合理审批。

    建立健全医师考核机制……

    医生多点执业是一个应对“走穴”的办法,但能否达到让“走穴”“走上正道”需要法律法规、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决非一挫而就、一劳永逸之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