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论坛锐头条文章**3月9日坛爆点文章**体育竞技头条文章**
新浪体育:北京时间3月8日,中国飞人刘翔与师傅孙海平、田管中心总教练冯树勇一行于今晚乘飞机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从12月3日飞赴美国休斯顿接受手术,到今天归来,整整89天,刘翔带着手术成功,顺利康复的喜讯回到了国内。
89天之后,1米89的刘翔回来了。
那个一跃而起的奥运冠军,那个12秒88的刘翔还能回来吗?
自从2008年8月18日,退赛事件发生之后,关于刘翔的疑问就一直没有断过。
焦点集中在两点:
1、退赛是否经过策划?
2、伤后还能飞翔吗?
其实,是否经过策划已经成为一个历史问题,就让他过去吧。目前就剩下一个问题:
那个飞人刘翔还能飞翔吗?还需要多长时间,一月、一年还是一生?
对于我们这些局外人,如何康复、如何训练都是门外汉,所以就不想多说了。据火箭的体能师讲:恢复还是好的,希望是这样。
******
其实,原来的那个刘翔已经永远的成为过去了。那个赛场上的酷而快乐的男孩已经随着退赛离开我们,那个一跃跳上奥运冠军舞台的黄皮肤已经定格为一段历史,成为中国体育的一段永恒而美好的记忆;12秒88,随着刘翔挥舞的手臂镌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成为我们自豪的永恒瞬间......
******
刘翔这样级别的运动员在美国、俄罗斯、牙买加、古巴这样的田径强国会有许多,其实刘翔这次赴美疗伤,国人寄托了很大希望,但希望之中也有很大的隐忧与担心:
这样的体制适合刘翔,适合中国田径吗?
刘翔的成功得益于自身的基本素质;
刘翔的成功更得益于举国上下一盘棋的体制。
看看这次一块回归的人员吧:“师傅”孙海平,田管中心总教练冯树勇......
【隐忧之一:门第观念】
我不知道,“师傅-徒弟”这样的带教方式是否适合体育,原来只认为这适合于武林,适合于中医的代代相传,不想这种“师徒”关系似乎更适合刘翔和他的师傅!
这种师徒关系是有弊端的,最大弊端就是容易产生“门第观念”。每个门派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命门。王军霞当年离开马俊仁这个伯乐之后就开始滑坡;悉尼奥运冠军邢慧丽在改换门庭之后连奥运门票都没有拿到......
真的不知道,刘翔老让一个师傅带,是否有这样的隐患--太过专一,缺乏博览众长的机会,从而丧失高端的地位!
【隐忧之二:重视=压力】
田管中心总教练?好像类似水浒传中的林冲吧--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好像是个统管全局的大干部,为何跟着刘翔一个人在转,难道他也是刘翔的师傅(印象中应该是搞跳跃出身吧?)?
领到这么重视?对于刘翔是个“定心丸”吗?
我看未必!
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都有一个阈值,每个人的心理都有一道防线,当黑马容易,做常青树难!其中蕴含很多心理因素。
刘翔北京奥运之前的比赛为何会造成失误、受伤,有时候也多少会有一些心理因素在起作用。冲击的时候面对的是阿兰约翰逊,杜库雷.....现在出现一个钱伯斯,并且咄咄逼人.....是否有“国人13亿压力寄一身”的不堪重负?
出个刘翔不易,保个刘翔很难!
但是否需要这样兴师动众,是否需要这样表态,是否需要寄托这么多的希望也是个问题。
是否该让刘翔安静安静?
【刘翔的伤,田径的伤?】
出个刘翔不易,或许三五年、十年八年都未必再有,所以要保。这就是目前田径的伤痛所在!田径的目前状况是没有形成很好的团队,主要靠“尖子”在支撑门面,就是所谓的旗帜。原来的女子中长跑、现在的110米栏......
我们是否寄托的太多?值得寄托的却太少?
似乎美国少个阿兰-约翰逊、少个刘易斯、少个“阿甘”都不会有这么大的伤痛,而我们却伤不起哪怕一个刘翔!
真不知道,刘翔退役那天,是否有一个“徒弟”能够接上班!
******
刘翔回国了,“刘翔”还会回来吗?
看看照片,刘翔似乎有些迷茫。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