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呢?我是一个喜欢考试的人,不知道这样的感觉叫不叫成瘾。
就让我从自己的自考说起吧----毕业后分到这附属医院,原本打算考考研的;可是一年两年下来都没有成行,后来决定行动--先考考自学考试!
一、专业选择:
学啥呢?经过2000年的慎重考虑,我决定考法律专业。1、该专业需要考20门左右,难度比较大,参考的人数较少;2、该专业属于文科里边比较有技术含量的专业;3、将来处理医疗方面问题肯定用的上...
二、报名策略:
报啥呢?先打哪后打哪可是关系到整个考试的大局,自然不能马虎,不能含糊!咱得先研究研究:课程如何设置得?先考哪门、后考哪门等等都得未雨绸缪。经过认真分析后确定的报考原则如下:1、每次尽量多报,4门最好;2、尽量先考必考科目,选考和加考科目挑选着考;3、一月、四月、七月、十月都考的科目就一、七月考....
三、第一次报名:
第一次报了环保法、法律文书写作等4门,报名地点在司法局西4楼...真是付出就有回报,“研究”的结果立马有了用场:报名当日遇一军人在妻子(女友)陪同下来报名,看到我先来半部、有条不紊地填表,女士过来问咱都怎么报?于是把“原则”讲了一番...“你报过几次了”“第一次”“...”
没想到报完名后被抽到学校组织部帮忙,那家伙简直就是天昏地暗,几个人经常晚场加班整材料、备东西到深夜,甚至天亮,学习的时间迅速压缩几乎降到冰点...
四、第一次考试:
第一次进场,确定考试原则如下:1、尽力而为,绝不打小抄!2、尽量晚进考场;3、坚持尽量后交卷
.......万幸万幸,第一次考试就环保法没过。攥着成绩单兴奋地我那真叫兴奋......到阿宽处,不想他过了四门(计算机专业--MY
GOD)
五、考试过程: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一晃之间时间已经到了2003年4月,这时只剩下“环保法”这一门需要等到10月份最后冲刺了!
SARS来了!
论文答辩怎么办?MY GOD!幸妻在红楼,可以传递稿件,终于6月顺利通过论文答辩!
10月份环保法考试那场,至今记忆犹新!
上午考试时间快到了,考场外人很多,大家都在等,等进场;我也在等,等他们进场,我可以再看一会...直到进场最后时间还有5-6分钟是我才决定进场,课本放好-我进场了...
...69分!我赢了! 两个循环之后我终于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顺利毕业!!!
六、考试记忆:
1、进场策略:晚进晚出----早到考点,晚进考场;认真答卷,不抢交卷。
本策略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早到场可以避免路上挤车啥得引起不必要得紧张;晚进场可以使自己利用场外时间大约一小时的时间将书滤一遍,这样进场后可以迅速将看过的内容和试卷内容挂钩(有时感觉象抄书一样);考试时集中精力,不到十足把握行或者不行时尽量晚交卷可以使分数更加接近及格线(我有多门课刚好60分,想与自己的坚持不无关联!)
但这样的策略也有危险:有一次在北实小考,比自己原习惯提前了半小时(好像是8:00考试8:30进得场),8:50左右一考生匆匆进场,竟然被告知不能考了!MY
GOD!--原来从那场开始,所有得入场截止时间提前到开考30分钟之内,而不是60分钟!一身冷汗!
2、逛遍泰城:来泰安上班已经有些年头,可泰城得地理非常不熟悉,直到考完试!
那时多采骑自行车赴考,于是骑车到过北实小、南实小、御碑楼、泰师附小、师专附小、六中、东岳中学、农大、科大、泰医、东岳中学北面得什么学校、中医院南面得什么学校....
试考完了,泰城也逛遍了,好!
3、门诊楼庆典与考试。那次考试真是玄!
根据医院安排,所有参加院周会人员当日一律不许请假--医院要召开新门诊楼开业庆典。学法的人怎能不守法?于是连准考证都没往医院带...
上班后,看气氛并非那么紧张,斗胆向林院长请假,竟获准!赶紧让妻从家里拿着准考证往家属院门口跑,跟着显军师弟坐上院里公车...
匆匆地跑进泰师附小时门卫都没看证,“赶紧,赶紧....”
气喘吁吁跑到考场“赶紧,赶紧。再有5分钟就不让进场了”MY GOD!那个周末我好象通过了3门!
4、看还是不看?有一次,真的有些动摇了。
好像考中国法制史还是婚姻法,出门前将西周的婚礼程序记在一张的票上...MY GOD
竟然真的是考试题!......终于没有看,不光是基本做对了,更重要的是保住了自己对自己承诺的底线。
5、那个考前的习惯。
习惯于考试之前解一次大便的人多吗?不多,但是还是有的。又一次报了四门,四次碰上同一个小伙子,其中三次在同一个考场,他每次都做完得很快!另外每次他都习惯进场前在厕所里看他得笔记(笔记写得非常认真)--HAHA
还有这样的人!
考试其实就是这样:认真准备,认真对待;努力去学,努力去做;考试会给你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