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鲁津各取所需?

(2009-04-21 23:22:59)
标签:

杂谈

新一轮的亚冠联赛,鲁能和泰达双双战平,成绩虽然一样,但前景却迥然相异。鲁能客场逼平首尔之后,在本小组第二名的争夺中占据了主动,而泰达主场没有拿下浦项之后已经几乎失去了争夺出线权的机会。单纯从比赛中两支中超球队的表现来看,应该是各取所需。鲁能暂时可以喘一口气,而一直患得患失的泰达更可以全身心地备战联赛了,解脱了!
    在已经进行的两轮比赛中,在中韩两国俱乐部的对抗中,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我想首要的是韩国球队的实力并没有想象中的强大,而且在这种主客场赛制的比赛中,中韩俱乐部都应该有相同的胜率,但在实战中,从比赛内容和过程来看,对手不是略高于我们,当然,如果我们战术得当准备充分,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也并不是没有击败或者逼平对手的机会。所以在之前进行的几场中韩对抗中,来自中超的俱乐部表现得并不差。申花主场击败了强大的水原三星,而鲁能在对阵首尔FC的两战中也取得了一胜一平,特别是在客场逼平了对手,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抢到一分,显得弥足珍贵。当然,鲁能、申花与国安都是有有备而战,准备上不可谓不充分,甚至因此而影响了联赛。
   不过,泰达则显得准备不足,从首场比赛开始,泰达队便显得信心不足,而且明显患得患失,其实不论从与浦项制铁还是和川崎队的客场比赛,泰达都不是没有机会,但发挥总是显得束手束脚,不能完全放开。比如主场这场与浦项的比赛,首先是策略上讲保守,上半时稳守,消耗对手,下半时落后之后放手一搏。而我们看对手在两场比赛中的表现,不论是主场客场,都显得信心十足抢攻在先,争取能够先进球保持心理上的优势,这些都让浦项成为两场比赛的主宰。在主场对浦项的比赛中,天津队在上半时仍旧不能放开手脚,不敢压出来攻,也不敢跟对手在中场正面对抗,更放弃了一贯的边路进攻的利器,以至于对手在上半时很多时候是两名球员在防守,而且居然没有受到天津队更多的威胁。等对手进球之后,泰达队在下半时经过人员调整之后才开始破釜沉舟,虽然对手体能下降,但泰达队的进攻也空有场面,没有实质,徒有声势,但无真正威胁,而且打法也欠缺针对性,更多地还是靠球员个人能力去冲击。另外,就是定位球战术失灵,缺少变化,更没有利用对手防守上的漏洞。
      其实这也引发了我想谈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对对手到底了解多少。对于对手每场比赛的阵容变化,包括伤病情况,主力阵容的变化情况,对手每个球员的特点,有没有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我想大多数球队是不够的,甚至根本就从来没重视过。我们出去打比赛时,大多数教练员老是强调“以我为主”,从来就不谈对手的情况,不能达到知已知彼,怎么能够取胜?
  我想对于浦项这场比赛阵容的变化,天津队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比如,与上一场比赛相比,浦项有几个位置发生了变化,比如里斯蒂奇没有上场,对于替换者南宫道的特点有没有了解。同样,鲁能也是一样。首尔FC主场的攻势并不强,但左边路金致估的定位球却极具威胁,对于这名球员的防守有没有引起足够的认识。金致佑上一场比赛没有上场,但他在之前代表韩国队与朝鲜队的比赛中,在一次右路罚任意球直接破网,他的罚球特点,我们是不是了解。而在实战中,金致佑又是以一次任意球助攻队友破门(当然,朴荣昊的进球存在疑点),对于这名突然冒上来的球员,鲁能是不是做了有会对性的布暑,我想没有。因为我们多半是“以我为主”,想对手想得本来就少,更别说了解对方的替补球员了。
     所以,重点要说的不是比赛的胜负,而是我们在胜负之外的东西,那就是我们在出发打比赛之前是不是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而不是老是“以我为主”。如果我们在每个细节的准备上都如日韩的球队那么细致,那么完备,我想球队大可信心十足地抢攻,而不是缩手缩脚,被动挨打。其实,只计较一场比赛的胜负未免过于短视,赢一场球或者暂时占点上风并不能说明任何问题,而真正实现赶超日韩的目标,较是其实是在场外,是在一些细节上。
    鲁能拿到一分很不容易,其实是对手表现太差,整场比赛对手真正的进攻机会并不多,在这种情况下,鲁能做没做好赢球的准备?我想,赛前没人敢想这个问题。但泰达基本没想过要大干一场,在最近三连败之后,实际上他们已经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冲击亚冠了,主场狂攻就更成了奢望。
    我评论了中韩对抗的几场比赛,韩国球队的特点基本都是抢攻在先,没有缩着打的,首先在气势上压住你。而我们的四支球队往往开局打不好,不敢放手一搏,总显得患得患失,也许这可以被看成是足球理念上的不同,但我认为还是心理在作怪,我们没有做好准备去赢一把对手。信心不是万能的,但在足球场上,没有信心却是万万不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