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为什么为辽宁叫好?

(2008-11-12 21:51:00)
标签:

杂谈

 在演播室里,这是我第一次为一支球叫出好来,是为了辽宁。我并不看好辽宁队的保级前级,事实上,在最后关头,这支有着优良传统的球队走势一直飘乎,在悬崖边上晃悠,更可怕的从球员的脸上永远也读不出拼劲来,有点哀莫在于心死。但这一次对申花,他们创造了奇迹,尽管这个奇迹并不足以让辽宁最终保级,但他们下半时的“不抛弃,不放弃”的作为还是应该让人尊重。即便是死,也要死得像模像样。
    我一直不认为会在申花队面前重演十三年前那悲状一幕。现在的申花队并不是无坚不摧,他们也有自己的弱点,而辽宁队必须自救,自已把握自己的命运。对申花不必言胜,平就当胜,就象上轮的北京国安。但在巨大的压力面前,上半时的辽足还是踢得有点紧,放不开,队员们明显还有很大的思想包袱。想拿三分就得攻,但攻上去防守又不行,于是乎上半时攻不象攻守不象守。在防守的同时,反击又打不起来,队员心理更没底,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完全失衡。而申花队则以整体压上全线进攻压制对方的防线。在对方这种强大的进攻压力下,辽宁队的防守被对方几名攻击力强的进攻球员的穿插不断撕扯,出现了很多的漏洞。辽宁队防守的问题就是中场不紧逼,放任对方球员肆意前插扯动接应,两个边路的防守也远没有完全控制空间,中场球员回收之后只站位不逼抢,有时回防速度慢,结果被对守的个人突破和快速的传接打乱了节奏。中场防守的不作为使后卫盯人上疲于奔命,连两名过去一直发挥不错的外援在防守时位置也经常错乱,技术动作都出现了变形。
   开始,我一度认为辽宁队在自救的心态下会在中场全力拼抢,但过紧的心态还是使他们缺少这种主动性,没有给对手进攻制造多少震慑(下半时的转折点其实就是由于王超上场之后两次凶狠的抢截造成马丁下场}。对付上海队,不能在中场跟对手示弱,你一松,他就突你,你跟他对脚,一对一凶狠地抢,他的外援再厉害也没辙。但辽宁队上半时中场防守完全失控,从而导致不断失球。斯科特的任意球则是因为队员在失球之后心态再次不稳,甚至出现了放弃的想法,而让对手快速发出造成失球。
  马丁的突破进球,同时是中场球员和后卫球员防守位置的混乱和协防保护的不默契造成的,尤以下半时被换下场的藏海利防守的失位有直接关系。而斯科特的最后一个进球则完全是罗曼拖大所致,其中也能看出球员心态的失衡和思维的混乱,而这次失误要是换做本土球员,指定要被骂打假球。
     以0比4的比分,辽宁队要想追回来似乎是天方夜潭,我也一度失望,认定了辽足的自暴自弃。辽足下半时进行了人员调整,局面上看想攻,但我认为球员也未必真认为能够追回来。但上海队这时候又犯了小富即安的毛病,只不过这次不是“小富”,是“大富”,他们也把对方追平当成了小概率事件。但这个被我说成是“奇迹”的小概率事件还是发生了。
    马林的几个换人调整也就是死马当成活马医,谁也不知道究竟管用不管用,而且两个调整都是换得后卫,但我认为王超的上场的确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首先是下半时辽宁开始主攻,阵型向前压,逼得中后场球员不得不拼力在中场就得拼抢,再有就是申花队开始“磨洋功”,等终场哨,有点大意了,而且本来要拼中场的防守,申花不一定占上风。
   王超两次凶狠的铲球,本来可以看做两次死刑犯掉头前的发泄,但没想到正是他的两张黄牌成了比赛的转折,比赛的戏剧性效果也由此产生了。我不能说辽宁队下半时打得真有多少,但他们确实在坚持,一直坚持,这是唯一可贵的地方,而这种坚持果然让上海人扛不住了。对于上海队来讲,他们缺得也许就是这种坚持,连北方大汉贾秀全也似乎同化了式的没有坚。马丁的被换下场使上海队的进攻失去了锐利,也直接中后场防守的失控。
    在辽宁扳回三球之后,我已经有点相信奇迹即将发生了。
   4比4,一如英超热刺逼平阿森纳的那场比赛,几乎不可复制,但却的确活生生地再现。坚持,给辽宁队带来了一丝火光,虽不足以照亮未来,但已无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