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艰苦的一个月开始了!

(2008-06-06 13:11:33)
标签:

杂谈

     最艰苦的一个月开始了!
   六月,将注定是今年最艰苦一个月。
  这个周末,当中国国家队在天津与卡塔尔队决战的时候,遥远的欧罗巴大陆,欧洲杯大赛的帷幕也将要拉开。球迷们,不仅要为中国队的前途殚精竭虑,更得为外国人熬夜。有人说这个月将是球迷们的节日,但也许今年的这个节日对于中国来说更有意义,因为有中国队的比赛穿插其中,这种“作料”真能提起中国球迷人胃口。
   两个主场,注定将是决定中国生死的关键性战役。在上一个客场之前,更多人似乎把多哈当成中国队的生死战场,但杜伊不这么为。西亚客场对于中国队来说根本没有必胜的把握,因此拿一分已经是万幸。我们只能期待两个主场拿到六分,这是一个对中国队最有利的分数,但最后的结果如何呢?也许在欧洲杯八强诞生之时,中国队的生死之数也已经尘埃落定。
   这个月对我来说也将是艰苦的一个月。除了关注国家队的生死之外,还得为欧洲杯起早贪黑。虽然,我已经办理了奔赴瑞士和奥地利采访的签证,但这次还是要留下来,坐在演播里隔岸观火。和上届欧洲杯一样,我仍旧是北京电视台欧洲杯转播的评论顾问,将和球迷们一起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
   我想每个人都有一个和欧洲杯结缘的故事,我也不例外。88年的欧洲杯,也许是中国每一次现场直播欧洲杯,我想更多的人也许就是在那会爱上了足球,开始知道了巴斯腾,古利特,和里杰卡尔德,而且这种情结一直延续到现在。那个时候,我还在上高中,电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个奢侈品,我只记得每天晚饭天黑之后,全校几百号人都聚在教学楼着看一台电视,但这也足以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了。
   92年的丹麦童话,我正在上大学。那会大学生宿舍里没有现在这么现代,电灯电话楼上楼下,更没有电视等几大件。我记得那会我们几个总是在后半夜溜到数学系的教学楼,借助人爬到二楼从破碎的窗户钻进去,因为那里面的电视晚上是可以看转播的,但那可是冒着“生命危险”的。
  我对96年欧洲杯,我的印象并不深刻,大概是因为观视条件大大改善的原因吧。因为那会儿已经在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在体院研究生部的小会议室里静心观赏了。
   2000欧锦赛在荷兰和比利时举办,那是我第一次出国采访比赛,心情之兴奋可想而知。那时候,出国采访欧洲杯和世界杯对于中国记者来说还算新鲜,记得那次中国的官方采访记者没有几个,直到最后一场我才见到了第一位挂着正式采访证的国内记者。我记得那个时候国内好象组织了一个记者团,人数也不少,但都是没有正式证件的,每天都是坐着大巴车到体育场周围转一圈就算探营了,然后马上开车回家看电视,不过,这也并不影响同志们发回各种各样的现场报道,我印象中还有不少写了新闻发布会停电之类现场气氛极浓的稿子,呵呵,这可是中国记者的特色。
   前几天整理东西的时候,突然找到了那届欧洲杯的几张门票,而且还有那张有亨利签名的决赛门票,可算足够珍贵了。
   四年之后,欧洲杯换到了葡萄牙,那届欧锦赛,我是坐在北京电视台的演播室里全程评论了比赛。从看变成了说,从记者变成了一名评论员。与现场观赛不同的是,我们必须每天忍受时差,不得不熬夜,白天睡晚上起,当夜猫子。比赛完了,还得跟出国去的同志一样倒时差。由于看得比赛太多,现在已经想不起来当时哪场比赛给我留下的印象更深刻了。我只记得,我好象没有评论过任何一场希腊队的比赛,而最后的冠军就是希腊。
   今年,欧洲杯又来了,作为官方邀请的记者,我也提前办理了签证,但我还是选择留了下来。从本周末开始,又将开始后半夜和大家见面一起聊球,累是必须的,但肯定是累并快乐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