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思维要顺势而为
(2025-07-21 21:25:10)分类: 家教论坛 |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开始与医疗、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目前,智能育儿软件种类繁多,包括培优类、咨询类等。各种智能育儿设备,如学习机、故事机等,让家长既感到新奇,又应接不暇。因此,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今天,家庭教育面临更多机遇和挑战,家长而要适时转变思维,帮助孩子一路健康成长。本期,为大家讲解如何在当下做好家庭教育。
智能育儿在家庭生活中,尤其是在当下家长群体的教育实践中,嵌入程度越来越深。这中变化大幅度提升了家庭教育的实效性,使人工智能时代的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化、数字化和个性化。
重视孩子各种行为的变化
随着家庭生活不断智能化,有的家长可能会产生疑虑,家长的角色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技术替代?孩子会不会沉迷于人工智能技术里不能自拔?其实,家长只需要把握好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变化,并在家庭教育中积极应对这种变化,便能变得游刃有余。
第一个变化是学习方式更加个性化。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学习有了更多选择。通过智能软件或设备,孩子可以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和适合的学习节奏。这意味着孩子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的变化,他们对个性化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第二个变化是社交方式更加“人机化”。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社交圈不再局限于身边的人,而是扩展到与机器进行互动。这意味着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他们现实的人际交往可能会变少,家长应考虑如何弥补孩子的情感需要。
第三个变化是娱乐方式更加便利化。人工智能时代,孩子的休闲娱乐方式更加便捷,绘画、旅游、拍视频、制作歌曲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一键生成”。这为孩子开启了全新的世界,但容易让孩子满足虚构的娱乐,忽略了实践与创造的乐趣。
第四个变化是生活方式更加游戏化。人工智能时代,各种游戏元素借助人工智能进入孩子的生活,“有趣”和“好玩儿”成为孩子对生活的重要追求。他们可以通过软件学习新的知识、打卡名胜古迹等,全新的体验让他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他们可能更喜欢沉浸式体验,对于严肃的生活议题感到无聊,这些都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适时更新新型教育思维
家长要了解人工智能时代可能带来的变化,遵循一些符合与适应时代特点的家庭教育原则。一方面,家长要接纳和了解孩子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另一方面,要引导孩子正确运用人工智能,要与人工智能成为合作伙伴。要知道,家长与人工智能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聊一聊人工智能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孩子一起尝试使用家用智能设备,既能享受智能育儿的便利,又可以与孩子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结。
重视孩子的情感满足
家长要注意“富养”孩子的精神世界。人工智能时代,家长要重视孩子的精神滋养和审美体验,防止孩子被智能设备或数字化产品异化,避免过度追求物质文明的“非人化倾向”。此外,家长还要重视孩子的情感满足。情感支持是每个人获得安全感、幸福感的基础和来源,家庭也是孩子获得情感满足的重要场域。人工智能不能完全代替现实人际关系带给孩子的情感满足,因此,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人际关系建设,如隔代关系、邻里关系的建设,使家庭生活更有温度,让孩子获得情感支持。
人工智能时代需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创新、自主性强、善于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自主能力、社会情感能力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出发去养育孩子;发挥孩子的天赋,选择适合孩子多元教育方式;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看见孩子的需要。家长也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素养,学习新的知识,与孩子一起共享智能生活,在此过程中共同发展。
转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