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必让孩子“强行吃苦”

(2024-09-05 10:34:56)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教论坛


最近,电影《抓娃娃》热映,男主角马成钢独创的“马氏教育”一时成为众人谈资,影片中“穷养”孩子的故事引发了观众的对于“吃苦教育”的反思与讨论。有人认为,吃苦是孩子的必修课,也有不少人质疑吃苦教育违背教育规律,是“应当落幕的教育模式”。

现实中,“吃苦教育”表现不少。有媒体调查,体验农村生活、野外拓展训练、暑期打工、家庭劳动等,都是当前流行的“吃苦教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甚至学校,是乐于让孩子吃苦的。原因很简单,惩罚和锻炼。曾有媒体报道,“爸爸带厌学男孩去工地搬钢筋”“报怨读书苦被妈妈罚泔水桶捡面条”……这类父母将吃苦视作惩罚手段,以此告诫孩子“不吃读书的苦,就吃生活的苦”,督促孩子听话懂事。还有一类家长基于自己或是社会的经验,相信“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偶尔“人工降雨”,磨炼孩子的意志和韧性。正如电影中的父亲,以自己的成功经历为模板,刻意为孩子制造苦难,促使他走向成功。

然而,我们对“吃苦教育”最大的误解,或许是夸大了吃苦的正面效果,而忽视了其负面影响。

很多父母混淆了“吃苦教育”和挫折教育,片面认为给孩子苦吃,就能提高他们的抗折能力。但事实上,刻意为之的苦会打击孩子的自尊自信,让孩子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快乐幸福的生活。有学者指出,吃苦更容易滋生负面情绪。从小受苦的人一旦得势之后,更容易产生放纵、奢欲等行为。

教育是为了让人在爱和陪伴中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把“吃苦”视为捷径,强行吃苦、没苦硬吃,大可不必。

(摘自《广州日报》庹亚男 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