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好强,也要输得起
(2024-08-28 09:09:30)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孩子要强是好事,但有时他们的表现也让家长很苦恼。比如做不好事,或输了一次游戏就表现得急不可耐,甚至大哭,很难被劝慰。
孩子好强有利有弊
好强的性格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强大自驱力,会促使他们更努力地为理想和目标奋斗。他们有主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会轻易被他人意见左右。
但好强也有弊端,就是容易形成固执的性格,看重自己的想法,不希望被他人改变或评判。如果教育不当,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另外,要强的孩子在集体中争强好胜,可能会忽视别人的感受,容不下比自己优秀的人,甚至伤害他人利益,在集体中会受到排斥。
主观意识太强需引导
如果孩子表现出以下三点特征,说明他们的主观意识太强,需要家长好好引导。
1.胜负欲太强。比如把“力争第一”当成自己的目标,且为了目标不顾一切。
2.输不起。表现为害怕失败,逃避尝试新事物,尤其是可能会失败的事情。比起失败本身,更怕被人瞧不起,过度在意别人的眼光。做得好就得意,做不好就自我否定与怀疑,或隐藏、逃避失败,避免他人知道。
3.爱与他人比较,很难与他人合作。他们更在乎自己是否能胜过他人,而非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如何做才能趋利避害
对于性格要强的孩子,家长要如何做才能趋利避害,让孩子发挥性格中的优势呢?
1.让孩子接纳自己的缺点,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每一个孩子都有优点和缺点,家长既要引导孩子接受自己的缺点,也要让他了解、接受和欣赏他人的优点,让孩子知道通过互相学习才能共同进步。
2.别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较。比如,平常在孩子面前说“XX学习这么好”等,孩子听了心理就会不平衡,他们会感到父母对自己不肯定、不认可,逐渐变得争强好胜,想以此获得父母的认可。所以,父母要关注孩子的优点和孩子的进步。
3.在孩子受挫时,要给予支持与鼓励。好强的孩子总是想把事情做好,失败时就会非常沮丧。这时父母不应打击批评,而应接纳和理解孩子受挫的情绪,并给予适当的支持与帮助,让孩子把好胜心变成一种动力,从失败中得到成长,拥有继续挑战的力量与勇气。
(摘自《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