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型家庭教育激发孩子成长
(2024-06-03 09:41:34)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家庭教育是人生“打底色”的教育。很多人初做父母时没有经验,即便有了二孩、三孩,也总会遇到新问题。《家庭教育促进法》给予了家长们具体的指导:不仅要依法带娃,更要科学带娃。成长是对父母的刚性要求,成长型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父母自我成长并带动整个家庭成长
成长型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成长,即父母及其他成年家庭成员共同营造正能量满满的、和睦的家庭环境,这需要家人自觉地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内化为良好的修养,拥有利他、善良、诚实、守信的美德,友善地对待身边的人。例如,父母孝敬长辈、长辈尊重呵护子辈孙辈。家长有意识地发掘家人身上的闪光点,擅于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会彼此有效沟通、分享、包容、理解;家人之间相互支撑、鼓励,携手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境。
家长自我成长,并带动整个家庭的成长。包括家长有各自的发展定位,有具体目标和实施计划,逐渐提升自己;家长协助孩子确立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比如品德修养、习惯养成、学习规划等,还可以设定家庭共同的目标,比如志愿服务、环保行动、健身计划、读书活动等。
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所谓成长型思维模式,即父母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以变化的视角看待孩子成长中的各种问题。比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从孩子的领航者到与孩子共同进步的并航者,再退居到孩子身后,成为鼓励他们不断试错、不断进步的护航者。在这个过程中,夫妻默契配合,没有太多抱怨和戾气,家庭和谐,孩子们会更健康阳光、积极进取。
在此基础上,家长启发孩子无论在哪种境遇中,都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和孩子一起将他们做得不甚满意的事情划分为不可控的和可控的,对于前者,坦然接受;对于后者,集中精力尝试改变——设定长期和短期目标,一步步付诸行动,努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甚至实现目标。让孩子明白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远离逃避型人格,做到赢不辱人,败不辱已。
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成长型家庭教育要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这一方面需要家长对身边的大事小事习惯性地保持独立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家长平时多鼓励孩子接受新的挑战,面对棘手的问题独辟路径,始终信任孩子,使之在尝试甚至是试错中明白,努力可以逆袭,自己的未来发展没有天花板。其中,讲故事就是有效的方法之一。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复述故事,帮助孩子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
(摘自《老师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