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餐桌上的教养

(2023-07-09 11:38:05)
标签:

育儿

分类: 家教论坛


德云社近期上过两次热搜,事情都发生在餐桌上,其中一次是关于少班主郭麒麟。在和华少的一次访谈中,两个人座下来喝茶聊天。斟茶时郭麒麟没有掌握好,一不小心让茶水溢了出来。他立马表示歉意:“不好意思,这杯我喝。”他解释道:“茶要半,酒要满,这是基本的餐桌礼仪。”

众所周知,郭德纲家规很严,关于吃饭的家规更是不少:吃饭不能吧唧嘴;全家人围坐用餐,大人不动筷子孩子不能动;家里有客要让客人先上桌吃饭;给客人添饭不能问“还要饭吗”而是问“给您再添点”;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师兄们先吃,师兄们吃完了,剩下的郭麒麟才准碰……

在一期节目中,有嘉宾称赞香港演员应采儿很会选菜,不多不少刚刚够吃。应采儿说自己深恶痛绝铺张浪费的行为,并且分享了自己家餐桌教育:告诫儿子不要浪费食物;不可以把菜都转到孩子面前,让孩子先吃;不能让孩子在饭桌上拥有特权感:家里不是餐厅,有什么就吃什么。朱丹不以为然,认为应采儿给孩子定了太多的规矩。这时候应采儿毫不客气地回怼:“这不是规矩多,这是基本礼仪。”

饭桌虽是方寸之地,却最容易暴露人的真实一面,也最能窥见一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教育。有一次,我参加一个婚宴,服务员端上了一盘大闸蟹,大家都让一位老者先动筷子。看到老爷爷夹走一只大闸蟹,同桌的一个男孩一时气急,将筷子摔在桌上,大吼:“为什么不让我先吃?”一桌子人面面相觑。尴尬至极。孩子又哭又闹,妈妈一边拽走他一边哄:“爷爷坏,等会儿妈妈给你买,全给你吃。”还有一次,我去一远方亲戚家做客。吃饭时,他家小孩直接把一盘红烧鸡翅端到自己面前,将鸡翅全部吃光后,他还把碗往前一推,跳下椅子:“不吃了。”奶奶这时却在一旁责备起妈妈:“让你多买点给孩子吃,你不听。”

学者马未都讲过一个故事:一位爸爸跟儿子及其朋友吃饭,吃完后,这位爸爸对儿子说:“你这个朋友,不可深交。”儿子很疑惑,爸爸解释道“你看他夹菜时,习惯把筷子插到菜里翻上来,扒拉两下夹起自个儿的菜,根本不顾及别人,这种人就很自私。”饭桌上的教养,影响着孩子的婚姻和交友,决定着孩子的未来,甚至预示着他一生的成就。

餐桌上的规矩和礼仪,看似没什么了不起,却在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中显山露水。饭桌才是家庭教育最好的场所。刻在骨子里的教养,细节处也不马虎的优秀习惯,才是父母留给孩子最好有价值的无形资产。

     (摘自《中国教育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