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格教育
(2022-07-05 09:12:17)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父母眼中不能只有成绩
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与培养,非常注重成绩。但若只有成绩,孩子难免成为外强中干的“空心人”。
别说孩子以后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就算是在校园中,只会学习不懂社交孩子也很难收获幸福感。尤其是在3至6岁这个时间段,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家人在一起,父母更应关心孩子的社交情况,引导孩子学会交朋友,提升抗挫折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
而孩子的性格教育很多时候都被家长忽略了。其实,成年人出现的各种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性格问题。如果没有把握好孩子的性格关键期,孩子就会在青春期乃至成年后暴露出各种行为问题和心理问题。
性格培养应避免大吼大叫
父母想要养成孩子的某种性格,要慢慢加以引导,不能遇事就大吼大叫。
冲动、攻击型的孩子
紧张、敏感型的孩子
羞怯、依恋型的孩子
乖顺、平和型的孩子
如何正确进行性格教育
那么,究竟该怎么对孩子进行性格教育呢?首先,应多听孩子的意见。很多时候,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对于有主见的孩子来说,在那些与他有关的事情上多听他的意见,是让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轻松的一种方法。父母希望掌握一个原则,只要不危及安全、不伤害他人、不妨碍他人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譬如他想与小伙伴一起踢足球,就没必要硬要求他与父母一起去公园。
与固执的孩子相处,要学会谈判技巧,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和宽容,从中柔和地实现自己的目的,千万不要试图与孩子硬碰硬,不然肯定是一个难以收场的结果。
其次,要教孩子学会取舍和谦让。父母不妨经常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真正聪明的人常常以退为进。如果两个小朋友都想玩一个玩具,并且争抢起来,最后谁都玩不上。如果谦让一下轮流或一起玩,可以商量出更有趣的玩法。
再次,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孩子的固执性格多半来自父母的性格基因,所以在“改造”孩子的同时,父母也别忘了自我修炼。如果很难给自己一个客观的判断,那么可多听听周围人的意见,自我反省。
最后,不要过于迁就孩子。即使再多的策略和招数,有时都不能奏效时也应行使父母的权力。譬如到了睡觉的时候孩子仍拒绝上床,可将他抱上床,并且告诉他:“睡觉的时间到了,即使你现在睡不着,也必须在床上躺着。”
老话说“三岁看老”,看的就是孩子性格里体现出的情商、是非观、自律性、行为习惯等。所以,对孩子的性格教育非常重要发,要及时从小抓起。
(摘自“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