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妈妈会给自己减负
(2022-06-20 09:27:22)
标签:
育儿 |
分类: 家教论坛 |
一直以来人们问总是强调给孩子减负,但实际上,不少有育儿焦虑的妈妈们同样需要“减负”。
心理减负 做60分妈妈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与其事事力求完美,不如试着做个“60分妈妈”。60分妈妈只需将育儿做到合格即可,允许自己偶尔犯错、发脾气、偷懒、缺席孩子的生活,也允许自己无法送孩子去名校。在大事上把好关,其余的任由孩子发挥,即便孩子做得不好甚至做错了也不要急,更不要为了打造“完美母亲”而精疲力尽。
此外,很多妈妈生完宝宝后就围着小孩和家庭转,没一点私人空间,身心俱疲。但妈妈们要知道,只有自己好了,孩子和家庭才会好。
经济减负 不追求昂贵
近年来出现一个词,叫做“隐形贫困父母”,指的是那些人到中年膝下有孩、收入可观的父母,表面上光鲜亮丽,其实背地里过着“吃土”一般的生活。虽然他们的收入不低,但大部分开销都花在子女身上,而自己却舍不得多花一分钱。
其实,过度的付出不仅让家长充满压力,懂事的孩子也会充满压力。不懂事的孩子则可能因此被娇惯,不知感恩。
生活减负 学会放手借力
有的妈妈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交给其他家人照顾又不放心,结果孩子得不到锻炼,又搞得自己狼狈不堪。
养孩子自始至终都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父亲的角色是妈妈代替不了的。让父亲多参与育儿不仅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妈妈也能更省力。很多时候父亲“缺席”可能是因为母亲之前的“嫌弃”“看不惯”打击了他的积极性。必要时可向孩子爸撒个娇、示个弱、多鼓励,要给他更多参与育儿的机会。如果长辈们条件允许,也可适当请他们帮助照顾一下,为自己减负。
教育减负 期望要适当
很多母亲盲目跟风给孩子报多个辅导班,盯着孩子写作业,结果大人、小孩都深受其害。在教育的问题上,家长要理智一些,选择培训班的前提是要适合自家孩子的特点,并要符合孩子的喜好和需求。建议报班前,先听听孩子怎么说,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此外,培养学习习惯的孩子比报班更重要,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孩子,无论学什么都不会差。
虽然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出人头地,但也要明白,顶尖的人才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在正确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适当放低期望,有时反而能收获更多惊喜。
(摘自《生命时报》5.6郑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