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有吗?
张威:有。
主持人:真的?所以我觉得他们像,刚才说要有各方面的素质,同时还要有精神境界,才能从事。
王刚:非常不容易的。
……
主持人:这样艰苦的工作,我觉得我们也有必要要像这些,有着崇高境界的这些工作者表示致敬,是吧?
00:41:07:17(掌声)
00:41:11:08
主持人:今天我们是由“南海I号”这个话题引发出了很多其它的这一些话题,那也是由这一次南海I号呢也掀起了现在民众对文物的一个关注的热度,我们看到民间的收藏也是越来越热了,王刚老师,您也是做天下收藏这个节目,这个节目的收视率是节节攀升,今天又想出了,节目又是一个创新,那您应该是最能直观的感受到的,现在民间的这个热度是不是与日俱增啊?
王刚:与日俱增,但是未必是好事,真的,我在这里,不怕人家说,给这种热度泼冷水,从某种角度上,我这个栏目,或者说我主持的,主导的就是要稍稍泼泼冷水,这是实在话,也可能是有些人不太爱听这个话,特别是初入此道的收藏爱好者,他们觉得,凭什么,难道就是有文化,有钱,才能收藏,我们就不能搞收藏吗?其实谁都可以搞收藏,问题是你收什么东西,你比如有的人收连环画,有的人收火花。
00:42:29:20
主持人:火柴盒。
王刚:火柴盒。甚至糖纸。像我们小时候攒糖纸,我们男孩子攒邮票,女孩子攒糖纸,这都是收藏,都很好,还有人收藏扣子,什么纪念章等等等等,但是如果说你想花个三二百块钱,能在摊上买一个可能二三十万的官窑的碗,那你就错了,而且很多人就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我说我砸那一下呢,是一石好几鸟,一是打那制假贩假的人,谋取暴利的人。第二呢也打在我自己这个贪心,还有第三,主持这么一个传统文化内容的跟现实好像不会勾连的那么紧吧,孰不知当这件事,特别是那件东西,和经济利益,和很大的经济利益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我跟你们一样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这个东西,给我们展示一下,这个不错,好啊,欢迎啊,谁拿东西都可以呀,但是有一样,现场这三位鉴赏家,如果异口同声的认为你这不对,而你又不退出,对不起,砸了,如果你有这个勇气,来吧,欢迎,这样也堵住了,老话讲的,堵住了很多后门,因此起码我这是一石三鸟呢。就是针对现在这种情况,所以说真的是。
00:44:21:15
浦寅:现在很多,大多数可以说,这些栏目,我说话也不怕得罪人,真是非常非常的误导观众,尤其是在价值观上面,这个里面,大多数的栏目一谈到收藏,就是一个字,“钱”,这个东西值多少钱哪,有多么的升值潜力呀,以前是多少钱,现在哪个哪个拍卖行值多少钱了?
主持人:好像这个是一个量的标准?
浦寅:好像我们搞古玩收藏,它的目的就是“钱”。但是实际上我觉得王刚老师,刚才说的那个,我特别同意,收藏首先它是一个陶冶情操,怡情养性的一个个人爱好,首先是你要喜欢这个东西,由你的喜好,生发了你对这个东西的热爱,你去研究,你去探讨,由此丰富了你的生活,我觉得这是第一位。
00:45:36:12
王刚:我既然喜欢这个,周围肯定。
浦寅:多了很多朋友。
王刚:多了很多朋友。我也弄点这个,我也搀和。后来我真的,我问他第一句话,我说你扪心自问,你扪心自问,你真的喜欢吗?你着迷了吗?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不要买进来,你光看着那么多拣漏的。
浦寅:我就是说民众,民众希望有拣漏的心理,这个是很自然的,但是我们作为媒体,我们就不要去,进一步煽风点火,进一步去怂恿,这个心态,这是一种非常不健康的心态,这个可能张老师您也知道,现在这个,现在由“南海I号”又引发了很多的海捞瓷,是吧?
张威:做假的也有。
浦寅:好像绝大多数是做假的。
王刚:大量的海捞瓷如果流入到市场,对于它的价值本身,我们讲的是价格。只有打压的可能,没有抬起来的可能。
浦寅:对呀,物以稀为贵。你这么多,一弄几万件出来了,一听说这事,很多人就该出手了,要单从投资角度讲,所以现在媒体弄这个事,这个事情,不合逻辑的事情,特别可笑。
00:47:12:00
主持人:那刘老师,像这样媒体那么高热度的来关注这样考古的事业,您觉得是好事还是坏事?
刘庆柱:收藏嘛,现在盛世收藏。我觉得现在,包括有些电视台,什么鉴宝这些节目,首先宝是指什么,指它的意义,要宣传一种知识,历史知识,重要重要在哪儿,传播哪些信息,当然作为价值,作为收藏,不同渠道,比如传世的,其它的,人们生活提高了,就要知识面要扩展一些,对未知能力,渴望,应该的,你比如像我们也有兴趣,但我们绝不收藏,
主持人:都热爱它。
刘庆柱:一个是他热爱,他也确实没考虑它的价值,他考虑它的,能说明什么问题,当然你就现在升值了,有的人把它,如果把收藏当成为了发家致富,为了让它增值,这个我就觉得,从媒体宣传要倒向这个就麻烦了,要倒向什么呢?热爱我们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有个价值,这是必定的,肯定的,你包括现在的出土的,为什么现在说海捞,我觉得不对呢,包括流散文物,只要出土的,进了拍卖市场,人家弄国际公约,还给你退回来呢,不是从美国、从日本,最近我们出土的东西,进了拍卖市场了,最后弄清了,我到美国去,到加拿大去,人们就告诉,你看哪些,确实出土的,马上你开出单子,证明了我们给你退回,这个东西,不要因为收藏,为了追求价值,为了发财,而导致了一些,影响文物的保护,比如盗掘,有些变成这个了,甚至,当然我们现在,可能宣传媒体并不这样做,但是起的作用,又是起的,光谈价值,到底是20万,还是30万,“南海I号”是。
王刚:一种实实在在的。一般的它不是收藏界的人,或者说研究者,学者,他关注的多半都是价格。
刘庆柱:这个可以理解。
王刚:你只要一说这个东西,因为我周围比如说,你比如说我们做节目的时候,拿起件东西来,在走廊上一过,那小伙看见了,这什么?这多少钱?这是元代,元代的,为什么是元代的?它不是南宋的呢,它不是明代的,没有人问你这个?
刘庆柱:真正搞收藏,他就会问这个了。
王刚:对啊,他一定会问,说这是南宋,那不会是北边金代的吗?他要问这个了。
00:50:27:00
刘庆柱:他这个导向弄不好的话,就变成什么了,大家倒也关注,关注什么,渔民都知道了,捞一年的鱼,(不如)撒出一网,捞上几件瓷器,关键就是这个,农民也是,我种上一年地,不如挖一个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