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奏的江湖

(2009-06-27 17:31:32)
标签:

谭盾

电影音乐

娱乐

独奏的江湖

1.     难舍江湖

李慕白音乐主题

    徽州的天光烟水间,大侠李慕白牵马归乡,寻找昔日知己俞秀莲,想从此隐姓埋名,平淡度日。在《卧虎藏龙》的第一个镜头出现之前,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已先声夺人。一支光滑的二胡曲调,被移植到了大提琴上,平添了几分沉闷的感世伤怀。这支中国的五声曲调,开阔而旋绕,隐伏着情感的隐匿与微妙,仿佛象征着某种不确定。它如影随形,如青冥剑跟随着李慕白。

    可是放弃不容易。从青冥剑被盗开始,又牵扯出一团师门恩怨。盗走青冥剑的是一个危险的少女,——“要剑,还是要我?”她一边挑衅,一边诱惑。竹海对决的一场戏犹如影片的点睛一笔。弦乐队此起彼伏的音响描绘了风声与竹海的柔韧,此时主题由巴乌吹奏,这暧昧与低迴的音色中,几乎能听见漆黑发丝与竹叶簌簌飞舞的寂静。独奏的江湖

    

    我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变老的?是懂得舍得与放弃的时候,还是在某个瞬间爱上了别人的青春?飘荡江湖,独孤求败,盛名还是虚名,原来不过如此。而眼前这个女孩,心里藏着一个江湖的梦,她的天分、勇猛、激情,她的渴望破坏的不甘的青春,都像一团烈火照亮了他的萧瑟中年。

    独奏的江湖

    李慕白主题的第三次变奏,被转换成模糊的笛音,在两人的飞檐走壁中飘荡。泰戈尔写过,“竹笛的话语,是永恒的话语”。它清朗而缠绵,似疑问,又像禅意行解,配合这支同样隐晦的曲调,诉说微妙的内心较量与江湖情结。青冥剑失而复得,李慕白深夜在庭院中舞剑,曲调与柔韧的剑术,都暴露了他的眷恋。这支独奏的主题,每一次变奏都和而不同,如流水般天然却难以捉摸,体现了东方式感性的旋律组织。

    最后一段“李慕白主题”,再现了马友友的大提琴独奏。此时李慕白中了碧眼狐狸的毒针,“生命已经到了尽头”。直至一息尚存,这支飘逸的主题才幻化出了深情,大提琴沉入低音域,于是哀伤弥漫。一息尚存,李慕白终于对爱人表白心迹,至此方能告别江湖。

    独奏的江湖

 

大漠情歌

    玉娇龙的倔强,在回忆大漠的那场戏中就已彰显。她奋力扑上马背追赶沙漠强盗“半天云”,只为了要回一把梳子。她是个被宠坏的孩子。两个人骑马在沙漠追杀,此时两支曲调已经缓缓展开,一支弦乐队低缓演奏的沙漠情歌象征着半天云,另一支琉特琴演奏的伶俐音点就像这个女孩。女孩粗暴地出击,她稚嫩、笨拙,非常暴躁,此时伴奏的却是沙漠中的舞蹈音乐,将格斗演绎地十足浪漫。在邦戈鼓的伴奏中,琉特琴演奏一支新疆民歌“丝路驼铃”。异域风情的琉特琴,在此不仅带来异域情调,那种针尖般敏感的音点,汇集成了闪烁的河流,乐句因此格外舒展。

     独奏的江湖 

    养尊处优的大小姐,渴望闯荡江湖,而强盗却是个温柔的男人,这个自小漂泊的孤儿,喜欢看星星,渴望有爱人作伴。当他对她说起从前独自寻找流星的小男孩,大提琴与二胡在背景中互相倾诉;当他说起“心诚则灵”的传说,大提琴缱绻奏起影片的主题歌“月光爱人”。爱情的发生不见端倪不由分说,镜头难以说清,此刻只有音乐细腻刻画了爱情的滋长。从两支陌生曲调的对位,到恍如艳遇的民俗音乐的穿梭,直到爱的主题歌出现,镜头前是这个孤单男子从背后拥抱他的爱人,脸上呈现不敢惊动美梦的仓惶与哀伤。

内心的鼓点

    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动作场面都被配上鼓声。鼓声急急如令,如内心的斗志。第一段是玉娇龙盗取青冥剑,与俞秀莲在深夜的屋顶上第一次交手,鼓声反复,追随两人出手的节奏,在细节处悄悄演变着节奏型,从静夜里传来,压抑而闷热,如柔韧的武艺,如隐秘的一股心劲。在传统的中国戏曲中,刀马旦的武斗场面往往配以金属打击乐的锣鼓经,奇格龙洞呛的锣鼓声听起来好不热闹,在此,作曲家吸收了这种传统戏曲的配乐传统,为配合影片飘逸内敛的美学追求,故只用堂鼓、大小鼓等一系列膜质打击乐。片中的第二段武斗是在陕西捕头京城寻仇,与碧眼狐狸扭打时,此时鼓声与人声交织,人声的凄厉呼喝贯穿鼓声,直接渲泄仇恨。第三段是玉娇龙与俞秀莲的最后较量,两人都发了狠,在目光的凌厉对视中,散板的鼓点,从气势宽阔到密密追击,揭示了两个女人的复杂感情。鼓声与动作场面的搭配是这部武侠电影最出色的音乐篇章,它建立的这种合作模式,在之后的国内外动作电影中被广泛地模仿与变奏。

《书城》6月号(节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