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009-10-25 18:28:19)
标签:

美术教育杂谈

教育

美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是从属于基础教育学科的,是以美术教育为本原从中吸取素材来构建的适合基础教育特点的教育。基础教育的本质对美术学科教育的规定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两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二是教育方针的依从性;三是教育观念的从属性。做为一名教师、一个教育人的人,首先要树立终身教育观,使个人教育观与国家教育观保持一致,这样才能控制整个教学的基本观点。

    基础教育是为儿童少年打好基础,这个基础是指为每个受教育者奠定自下而上的基础,做事的基础和终生学习的基础,而基础教育美术学科教学是给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生存,继续学习和发展的基础的美术能力。

    美术学科教育概括地说是传递美术文化和育人相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美术教育是根据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递美术文化,提高学生美术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成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基础教育学科中,美术是一门重要科目,既承担着育人的任务,又承担着促进人的发展,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而人格的形成往往在基础教育阶段形成,所以基础教育阶段必须重视美育,因为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完美人格塑造,提升生活质量,而且能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学习,为其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美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既不能用德、智、体替代,又不能与“艺术教育划等号”,它有自身的教育规律,我们的教师要钻研教材,精心组织教学,有意识地以情感人,给人享受,启迪心灵,把学校作为实施美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通过绘画、欣赏、创作和工艺制作等课型,以生动有趣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把参与艺术实践,把培养情操,提高审美和创新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目标,通过不同环节的启发引导,从而使学生情感化的认识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心中美好的人与与事,从而使学生从中受到审美教育,自学追求高尚文明的艺术美、生活美。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也认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渗与美无关“各科教学均含有美育之元素,一经教师的提醒,则学生自愿有无究的兴趣。”那么我们教师不仅要以美好的形象、言行垂范于学生,以高超的艺术使学生感到上课是一种意的审美享受,而且要善于发掘各门学科里蕴着的丰富的审美因素,用于熏陶、感染学生。

    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人格因素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决定因素。一个学校忽视了美育,学校将受到损失,在社会上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一个学生失去了接受美育的机会,会影响他的一生,对实现他的个人价值、事业成就将造成极大的损害。

    时代的发展呼唤着美育,现代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基础教育阶段缺少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所以,美育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是渗透式的,它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人的审美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思想情感。只要有从事基础教育的领导,教师重视美育,自觉地将美育渗透到教学中的各各方面,“以美益智”、“以美求真”、“以美引善”、“以美育人”,那么,基础教育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充满活力,充满生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