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存谢:《山东商报》文学悦读.副刊刊发拙作《一树桂花一树诗》

(2023-10-15 17:59:13)
标签:

文化

分类: 转载引用
存谢:《山东商报》文学悦读.副刊刊发拙作《一树桂花一树诗》
存谢:《山东商报》文学悦读.副刊刊发拙作《一树桂花一树诗》

存谢:《山东商报》文学悦读.副刊刊发拙作《一树桂花一树诗》

一树桂花一树诗

秋天的雨水像是一把刷子,把天空和大地得干干净净,为阳光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太阳掏出了魔镜,阳光直射稻谷是一片金黄。秋风将一朵朵白云镶嵌在蓝天之上,恰如彩色花边的图案。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天上地下皆为丽色,秋天不再是个简单的名词,而是给人触手可摸的骨感。在这个季节里,桂花的出场就像一壶喷着醇香的陈年老酒,浅尝深饮都是醉。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李清照,她的《鹧鸪天.桂花》堪称“桂花诗词”的压卷之作。“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词作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独特风韵和幽香,而“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更是给予桂花极高的评价,成为诵桂花的千古句。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秋团圆之夜,诗人王建望月思人,思绪万千,托物言情婉转动人。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唐多令》南宋.刘过)。词人借助“桂花”与“酒”,寓意生活悠闲、潇洒自如。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北宋.晏殊)。中秋倦留异地,晏殊望月思乡,目瞩月宫中桂花树和孤独的嫦娥,同病相怜油然而生,诗文抒发出他的羁旅愁苦和思乡之情。

“桂树何苍苍,秋来花更芳。 自言岁寒性,不知露与霜”(唐.王绩《古意》)。桂花在百花凋零、万木萧条的秋季盛开,不惧霜冻,不畏寒风,这不正是君子坚贞隐忍品格的象征之意嘛。

自古至今描写桂花的诗词很多,数不胜数。历代文人喜爱桂花,留下了无数赞美桂花的诗篇。而“三种清香,状元是红(丹桂),黄为榜眼(金桂),白探花郎(银桂)”,寓意攀桂、折桂来借喻科举及第的第一、二、三名,更是将对桂花的偏爱融在了“春风得意马蹄疾”里,桂花的馨香着人生春风得意更是一种让人醉心的事儿

月满中秋,桂香渐浓。桂花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桂香岭上月满峒山”。安徽南陵县家发镇板石岭有“千年丹桂,万亩竹海”的美称,山上有287棵百年以上的古桂,是中国最大的古桂群。家发镇围绕“红色引领、桂竹成链、游学聚力、共富转化”振兴乡村的思路,立足“红”“绿”资源,深化农文旅融合,塑造乡村文化品牌,形成了“学、游、吃、住、行”的发展格局,推动乡村振兴美好蝶变。

今年928日,南陵县家发镇在板石岭古桂公园举办了连续八年的吟诗大会、民俗表演文艺活动,将“南陵二十四·板石岭千年丹桂艺术节文化节”推向了高潮。让开了一季的桂花香浸润在一年的光阴里,让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桂花的香气而充满明媚的阳光,充满生命的活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