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培网络研修总结(初中语文)
(2013-11-01 21:33:11)
标签:
2013国培网络研修总结远程初中语文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教案学案 |
2013国培网络研修总结(初中语文)
我的远程网络研修总结 |
|||||||||||
个人信息 |
姓名 |
省(市) |
所在单位 |
任教学科 |
任教学段 |
||||||
徐生坛 |
甘肃省兰州市 |
|
语文 |
初中 |
|||||||
研修考核自检 |
请您对照下表中的研修要求,检查您是否按要求完成了所有培训内容!(不需填写) |
||||||||||
学习类 |
答疑类 |
校本实践类 |
活动类 |
||||||||
考核项 |
(1)课程总学习时间不少于1200分钟; (2)完成两个学习回顾题; (3)阅读所有简报; (4)完成本研修总结 |
(1)观看所有视频答疑(共8场); (2)发帖、回帖不少于15个(包括答疑区、问题共研讨区和论坛中的发帖、回复、评论) |
提交“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 |
参加班级主题研讨活动 |
|||||||
非考核项 |
(1)提交课程学习笔记; (2)提交研修日志; (3)提交“我的文章” |
无 |
完成岗位校本实践活动(“五个一”) |
(1)参加“V大赛”活动; (2)参加“成功案例大分享”活动 |
|||||||
研修收获 |
本次网络研修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设置学习内容,同时强化校本研修环节,通过多层次答疑、多层级简报引领、多种形式活动开展等着力于问题解决,着眼于教学行为转化。请静心回顾本次研修全过程,真实记录您的收获。(无字数要求,简述即可) |
||||||||||
课程学习的收获 |
课程包括公共课、专业课和校本研修课程。课程学习中您感触最深的内容有哪些?并简述您有哪些收获。 |
通过公共课相关课程的学习,我认识到“预防校园暴力伤害”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事,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只有教师、校方、学生、家长乃至社会自尽其责、协同作战,方有可能将校园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专业课中,“叙事研究与小说阅读”给我的启发最大。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观看专家关于这门课程的答疑视频,我不仅掌握了一种阅读、赏析小说的新方法,也找到了一条提高小说教学效率的新途径。 |
|||||||||
答疑与研讨交流活动的收获 |
在本次培训中您提交了哪些问题(包括答疑区、论坛等)?请一一列出来。 您参与了哪几次班级主题研讨活动?请列出这些交流研讨活动的主题。 |
我提交了三个与语文教学相关的问题:1、现实中,那些“说真话,抒真情”的作文往往在考试中得不了高分,而那些套改迹象明显的作文却普遍能得高分,此种情况下,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2、语文教学到底应该坚持阅读本位还是写作本位?从学生终身发展的角度来说,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哪个更重要?3、阅读教学的主阵地应该是课内还是课外?如果是课内,如何在保证正常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进度的前提下,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如果是课外,如何争取家长的理解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我参加了由辅导老师罗筱玲于10月25日晚在兰州初中语文一班班级论坛组织的“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主题研讨。通过这次研讨,我对“什么是高效课堂”以及“如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有了更深的认识。 根据“学员学习进度安排”,以后还会有一次班级主题研讨活动,我将密切关注“班级公告”动态,积极参与相关主题的研讨。 |
|||||||||
通过参与视频答疑活动、问题共研讨活动、班级主题研讨活动,以及提问和查看答疑区的内容等,您有何收获? 请简述。 |
通过参与专家的视频答疑,我对加强个人师德修养的必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也对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小说教学有了新的认识,这些认识必将对我以后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
||||||||||
大赛活动的收获 |
您是否参加了“V大赛”、案例大赛活动?写出您提交的作品的名称。您看了哪些展示的作品?哪些您认为印象最深?是哪点打动了您? |
1.(是否参加,列出名称) 2.(列出印象最深的 “V大赛”和案例大赛作品的名称,各一个) 我印象最深的案例大赛作品:《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3.(简单说出打动您的理由) |
|||||||||
最困惑问题的解决情况 |
培训初期您提交的最困惑的问题是什么?现在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
|
|||||||||
实践活动与学习反思 |
岗位校本实践活动 |
“五个一”:(1)备一节课体现学习内容;(2)上一节课检验学习成果:(3)组织一次集体听课活动,给自己提出意见和建议;(4)做一次课后反思,记录实践的过程和结果;(5)听一次课,用课堂观察量表去记录、分析。 请简要回顾并按右栏所列记录您的岗位校本实践过程。 |
(1)(请您写出您备的这节课的名称。) 《桃花源记》 (2)(这节课您用到了研修中所学的哪一理论或方法?) 激活语感,古今贯通是文言教学的普遍性教学策略。 (3)(听课的老师提出了哪些意见或建议?)(列出两个即可) ②这样教学丰富了字词教学的内涵,但也可能破坏文章的完整性,淡化整篇文章在主题、结构、语言等方面特点。 (4)(这节课您觉得哪里可以再改进?) 这节课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正如评课老师所言,由于过于注重词语教学上的“古今贯通”,而淡化了对文章整体特点的分析。应对课堂结构做进一步优化:只在疏通文意环节,对几个重点的“古今异义词”做到古今贯通即可,其他环节,还是突出文章的整体性为好。 (5)(写出您提交的“课堂观察记录与分析”的名称。) 《春》第2课时 |
||||||||
学习反思 |
通过上面的回顾和总结,您认为本次网络研修后,您还有哪些教育教学问题没有解决?请您详细列出来。您最希望今后的培训解决哪方面的问题? |
1、实践证明:对那些各方面习惯都比较差的学生来说,适当的惩戒是必要而且有效的。可是,作为教师,我们该怎样把握这个度呢?惩戒与体罚之间到底有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2、新课标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个概念,那么,学生的“语文素养”到底包括哪些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呢? 3、希望在今后的培训中,能够有特级教师示范课(最好是同课异构形式的)的视频供大家观摩、学习。 |
|||||||||
训后研修提醒:“培训有终点,学习无止境”,本期项目虽已接近尾声,但我们的服务还将延续。项目结束后我们会在平台中进行训后研修活动,课程可重复学习,论坛依旧开放,专家会继续在线解答您的问题,平台会长期为您开放。期待您继续热情参与!希望这里一直是您成长的网络社区!希望这个研修的家园给您带去更多的教学智慧和自我突破的勇气!
感谢有您:培训一路走来,感谢有您的积极参与、您的支持和理解。在此时我们更希望听到您的需求,您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们非常重要,请您写下来告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