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少波在基金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13-01-25 15:30:24)
标签:
校园 |
分类: 资料库存 |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首先感谢大家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宝贵时间,出席我们今天这个简单而又隆重、特殊而又普通的会议,我十分感激!年末岁初,各位都很忙,其实在邀请各位出席之前,我做好了今天没有任何官方领导能抽空到场的心理准备,那么就按省民政厅领导的要求,走一个程序性会议算了吧。但让我万分感动的是,当我给几个领导汇报这项工作致以邀请时,没有一位拒绝,没有一位推辞,均表示一定来参加。诚如我们几位校外的理事和监事,大家都二话不说,欣然应允担任这项无酬劳工作,给予了我们这项刚刚起步的爱心事业最大的支持,我们的合作伙伴泰江的干总专程从上海赶过来参加今天的会议。我深知,各位领导和朋友,这份支持既是给我们做此事的认可和帮扶,更是缘于一份心系弱势、关爱贫困的大爱!在此,我代表金东方学校、金东方助学基金会发起人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借此机会,我简要向大家汇报三点:
一、助学基金会成立的缘起。
1、我和余总的贫困出身和成长经历让我们和贫困学生有天然的情感认同;
我出身于一个穷乡僻壤、家境贫寒、兄弟众多的农家。感谢父母给予生命,培养我读了一点书,就是这点知识改变了我的命运。我辞职办学,在2004年我写的校长寄语的第一句话就是“知识可以改变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的命运”,我今生的愿望就是希望能用知识改变更多孩子的未来,一个很小的善举,一次求学的机会,很可能就为他的未来打开了一扇窗,我相信这比给予他们任何金钱财富都有意义。我的合作伙伴余君波先生,幼时家境贫困,年少创业谋生,也曾在那些艰苦岁月里勤爬苦挣,致富后时刻不忘惠及家乡父老,亲朋友人。他为人豪爽、大气。投资支持办学校,不图利益回报。我也很幸运今生有一个好的合作伙伴。
2、今年暑假和余总外出的一席谈话促使我们下决心把这件事一定要做成。
今年暑期,因为招生难于平衡各方,我很苦恼,一度较长时间心情郁闷,余总特意放下工作,强迫我离开宜昌,他专门陪我出去散心。在青海去甘肃的茫茫戈壁路上,他提议说,我们能否帮助一些贫困学生。当听到他的提议后,我非常高兴,我为他的这份爱心感动,为我们两人不约而同都有这份善念而幸福。在陪我的整个行程中,我们几次深入畅谈了究竟怎样帮扶贫困孩子,最后一致同意,成立一个基金会,依法依规办,真心实意办。
3、宜昌民办学校能有今天,是社会各界支持、各级管理部门扶持的结果。金东方学校承蒙各位领导关怀、各界抬爱,顺利发展到今天。虽然目前我们还欠债3000多万,但关心困难学生不是要等到账还清了才能做。民办学校由于投资额度较大,办学成本较高,我们收费相对于公办学校高出很多,社会有一种印象,民办学校是为家境相对富裕的孩子办的,办民办学校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赚钱。我们想借用自己的平台、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逐步改变人们对民办学校是一味逐利的印象。我们不是唱高调,用办学回报社会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二、助学基金会的筹备和进展情况:
1、学校作为发起人,首期投入资金二百万元用于基金会注册资金;此款已入基金会账户。
2、完成了在省教育厅、民政厅的注册手续,今天已经合法成立;
3、学校抽调专门人员负责筹设工作,以后专职从事困难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理事会、监事会已正式成立。
4、理事会制定出《基金管理办法》、《基金会议事规则》、《基金会受助学生选定办法》、《基金会受助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办法》等四个规范性文件,已在第一次理事会上通过;
5、基金会秘书处已经进行了部分贫困救助对象的走访调查甄别工作;目前已走访20多所学校,近40名贫困学生。我这里选了几个,请大家简要看几个(孩子情况附后)。
三、对助学基金会今后工作的几点希望
1、不违背发起人的初衷,埋头做真正的慈善,不慕沽名钓誉的虚荣;不求任何回报。我与余总商议,我们个人今生不允许受助孩子给予我们任何物质回报,凡是参与关爱贫困孩子的任何人都不得要受助孩子承诺什么或要给本人任何回报。
我年近五十,今生已无更大志向,只想一心把学校办好。对于名、利和人生我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
人要挣名,挣好名、不挣恶名。但争名的欲念不可强。人类延续数万年,有谁又记住了几个帝王将相的名?
人应挣利,挣赡养父母、抚养子女之利。但争利的欲望要遏制。上下五千年,有多少商贾巨富的家产绵延至今?
人生来世,十百来年;年幼无知,耄耋失志;睡去一半,吃占时三;掐指一算,时光过半;美好光阴,惜时行善;尽心做事,老而无憾;活在今朝,把美期盼;来生有无?顺其自然。
2、选择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孩子,不掺杂争抢优秀学生的功利心。金东方发展到今天,招满学生不再是困难,招收到好学生不再是难题。我们需要资助的是,家境贫困是甄选资助对象的第一标准,资质聪慧倒是次要的。扶困要和扶志相结合。受助孩子在校期间费用全由基金会资助,含学费、住宿、生活、校服、教材等费用,对特别困难的学生交通费、零用钱、四季衣服基金会也可提供。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引导、教化受助学生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进而改变家庭环境,将来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3、指导学校做好受助学生的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消除孩子的自卑感;要教育孩子们:贫困不是耻辱,做慈善要小心,要智慧。万万不可让孩子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因为受助而受到伤害!学校要在学生中进行平等、友爱、互助的道德观念教育,大力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坚决反对歧视、冷漠、排挤他人的意识和行为。
4、帮助受助学生选择好第二家庭,不让孩子产生疏离感,让这些孩子能感受到更多的家庭般温暖,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感受到人间的真情;
5、管理和使用好每一笔善款,让所有资金真正用到孩子身上,用在教育教学、管理服务上做出重大贡献的教职工身上。不侵占一丝一毫,不乱用一分一厘,在目前基金会无法自立的情况下,人员经费和办公开销不足部分由学校另外给予补助。
6、希望理事会和监事会真正履行好职责,让我们这个小小的慈善事业能健康开展,让发起人和捐助人愿心得偿。
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今天是我们想做一件善事的开始,今天说的再好不等于善事能真正做好,一年以后,我们会向大家汇报我们基金会今天成立以后做了哪些工作,我衷心希望明年的今天,各位能真正看到,我今天所讲的、所希望的事基本做到了。请大家相信,请大家指导、请大家监督。
【走访部分学生情况介绍】
黄孩子:男,点军区土城人福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住土城乡唐家湾村,孩子母亲于2012年11月病故,父亲在夷陵区一养老院做杂工,工资千元,身材瘦弱,自孩子母亲病逝后孩子上学及生活全由70多岁的奶奶和一失去右胳膊的50多岁未婚的残疾大伯照顾。
一台电视机是家中唯一的电器,房屋破旧,小小年纪孩便失去母亲,虽有其他家人照顾,但很凄凉,问及家庭未来打算时,家人几乎都把该家庭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也没有如翻修房屋等别的打算。
这个孩子在这种家境条件下长大,虽然学习不是很优秀,但很乖巧很懂事也很感恩。
梅孩子:男,秭归沙镇溪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中共有5人,梅孩子父母离婚,苦于孩子还小,承受能力不强一直隐瞒着他,父亲在一工地上做钢筋工,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尿结石和肾结石,常年吃药。爷爷奶奶均已60多岁,孩子上学所需费用主要依靠父亲外出打工所得,父母离异后孩子判给父亲。家境贫困情况在走访村委会时得到村委会证实。家访时只有孩子爷爷奶奶在家,对孩子的未来要求很朴实也很现实: “我们会尽力辅助孩子读书,能读到什么程度那是他的造化,但不会借钱供他读书,毕竟一家人要生活。”
该学生在班上是安全委员,曾荣获 “三好学生”称号。孩子虎头虎脑,但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均很有礼貌、有正义感。看孩子作业本,书写工整,表明学习态度很踏实。
陈孩子:男,点军区桥边石堰小学六年级学生,家中共4人,家住桥边镇最偏远地带,家中有土地三亩,种植常规农作物,但野猪常出没,为保收成,田角边搭建一草棚守夜,否则有种无收;柑橘树30多颗,树龄较大,品种未改良,去年收一万斤左右柑橘。
父亲三年前在一拆迁公司打工从三楼摔下,致使身上多处受伤,事故鉴定为8级伤残,丧失劳动能力,现替一亲戚家守门,为人忠厚老实。母亲以种地为生,为家中顶梁柱,身体患严重风湿,一度不能下地劳作。姐姐在武汉一大专学校毕业,12年10月由劳务输出在宜昌安琪打工。
贫寒原因分析:位置偏僻,交通不便;父亲意外伤害;父母为人憨厚老实打工无门;农田收成太少;前两年2个孩子读书负担较重。
孩子在校表现不错,对待老师和同学很有礼貌,因为家境问题,略有些自卑,学习方面需要老师强化其内在动力。
跟孩子见面交谈,第一印象,有灵气也感觉有些顽皮。与之交谈,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感觉可塑性很强,语文书和数学作业本,书写态度很端正。
我们想按这样的思路去寻找需要资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