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白云寺

标签:
白云寺江西玉山岩瑞镇 |
分类: 人在旅途 |
玉山白云寺
冯慎鑫/文
白云寺,坐落于白云浮碧峰,绿树滴翠浓,与浙赣两省接址的天柱山的最高峰白云峰,谓之“白云寺”。民间曾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盛唐时期,佛祖释伽牟尼托梦湖南无依祖师,让他到江西玉山境内建寺,无依祖师遂问佛祖寺应建何处,祖师让其随白云走,白云停在哪里,便在哪里建寺。无依祖师梦醒后见头上果真有一片漂亮的白云,便随着白云来到玉山境内。见白云停在距县城40多里,景色清幽,远离尘扰的天柱山上,便在山脚下设基建寺,谓之“白云寺”。当然,这不过只是神话中的传说,却为这座千年古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氛围。
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寺院,寺内清香炷炷;寺外烟雨苍茫,绿竹幽径,草木扶疏,需几人才能合抱的珍稀古树遍布寺庙四周,树冠伸展如同片片青云,与天上的白云相互映衬,使白云寺的风景变得愈加优美、清静。
走过用沙石铺就的寺前敬香之路,仿佛走过千年烟漫烛香不断,虔诚信徒跪拜祈福的历史,暮烟轻笼的佛象仿佛灰色的封面,深掩着某个灵异故事。古寺前原有一放生池,每年农历四月初三佛祖诞生日和十二月初八佛祖升天日,僧侣们便在这里举行仪式,将平日收养的动物放生,以此修心积善,时过境迁,当年的放生池已不复存在,池水的涟漪只能存于意会之中。古寺后方,有一口水井,这是白云寺唯一的水源。史料记载:当年白云寺鼎盛时期,寺内300多名僧侣、尼姑都饮用此水。自建寺以来,一直未曾干涸,一年四季都保持同样的水位,且冬暖夏凉,口味甘甜,有祛病健身,美颜之功效,当地人称为“圣水”,不少香客不远千里,为求“圣水”慕名而来。
在白云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相传乾隆六下江南,一次途经江西玉山,已是黄昏时分,恰逢瓢泼大雨,乾隆便躲进驿道边的一户农家避雨,见那户人家的女儿虽粗服素装,不施粉黛,长得如出水芙蓉十分俊俏。乾隆很是动心,却不便道明身份,自称是来自京城的商人。少女见乾隆仪表堂堂,气宇轩昂,不由得爱意顿生,俩人虽是初识,却已情根深种。于是,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俩人结为百年之好,缠绵缱绻,极是恩爱。一日,乾隆接到朝中急报,需速回朝。乾隆只得与爱妻婉清挥泪惜别。时隔半年,婉清已有身孕,被族人发现,引起轩然大波,而乾隆却始终不见踪影。婉清自觉无颜见人,便投缳自尽。乾隆回京后,因国事在身,儿女之情只能暂搁一边。一晃已是两年,一日忽然想起远在江西白云的婉清,急忙派人前去寻觅,才知婉清早已为他殉情,令乾隆伤恸不已,遂命人建一道观以寄恁悼之情,迫于皇室威严,不便将婉清姓氏写入观名,乃以其所在地名代之。道观落成后,即成今天蜇声中外的京城一景——白云观。
在白云寺,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与杜牧有关的故事:晚唐诗人杜牧在任江西团练府巡官第二年,即829年的大和三年清明到玉山巡差之际,见玉溪(今名冰溪)河边美丽的杏花村,便诗意大发,挥毫题就《玉溪杏花村作》。闻知境内有座气势恢宏的白云寺,便欣然驱车前往,果见金碧辉煌,名不虚传。欣然题下“远山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山行》脍炙人口的诗文。构成绚丽的艺术之美,也使白云寺此后更是名声大噪。
http://s6/mw690/001t5Bligy6Gp4w1GN745&690
http://s15/mw690/001t5Bligy6Gp4v5W1gbe&690
http://s1/mw690/001t5Bligy6Gp4vb44g70&690
http://s5/mw690/001t5Bligy6Gp4virru34&690
http://s7/mw690/001t5Bligy6Gp4voaWO56&690
http://s1/mw690/001t5Bligy6Gp4vtO6s20&690
http://s9/mw690/001t5Bligy6Gp4vA2PC18&690
http://s9/mw690/001t5Bligy6Gp4vGq92f8&690
http://s9/mw690/001t5Bligy6Gp4vLuXK28&690
http://s7/mw690/001t5Bligy6Gp4vQExUe6&690
http://s11/mw690/001t5Bligy6Gp4vW8tk1a&690
http://s9/mw690/001t5Bligy6Gp4w6QEE3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