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教”(jiāo)与“教”(jiào)的区别

(2011-04-17 20:53:25)
标签:

传统教育

素质教育

教学

区别

杂谈

分类: 教育评论

关于“教”(jiāo)与“教”(jiào)的区别

汉语里的多音字很多,一般来说,读音不同的同一个汉字,其词义也是不同的,很少有读音不同词义却相同的,但是“教”(jiāo)与“教”(jiào)的含义 却很难分辨得清楚。于是我便到网上去寻找答案,结果找到了叶圣陶和吕叔湘两位语文前辈的解释。

两位前辈都认为“教学”是同形异义的两个词,一曰“教(jiào)学”,一曰“教(jiāo)学”。 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教(jiào)学”乃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从这一解释中我们不难出看,教师是“教(jiào)学”过程的主动者,主动授知识和技能于学生;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或者说是一种接受知识的容器。如果我们把这种“教(jiào)学”的过程比喻成一场戏,那么教师在这场戏中不但是演员,而且还是主角。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偶尔举举手答个问题,也不过是配角罢了。听不听可以随便。”与普通演员有所不同的是,教师在“教(jiào)学”这场戏中有强迫观众(学生)认真观看的权力,有处罚不认真看戏的观众(学生)的权力。即使如此,也只有为数不多的老实听话的观众(学生)会在这一看戏或充当配角的过程中记注不少所谓的知识和技能,他们虽然也能考考试,甚至拿高分,但其大脑是否得到了真正有效的开发,也许授、受双方谁也不敢肯定!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不少孩子长大以后会因此缺乏两种人类进步所必不可少的元素——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力。老实听话者尚且如此,更多的孩子(被动或被强迫接受知识的容器)则是想装就装点,真装者有之,假装者有之,好不容易装了点所谓的知识在肚子里,不久又大多给弄丢了。难怪有位毕业多年的学生会跟笔者开玩笑说:“老师,你过去教给我们的那点东西我们早就还给你了,这学费是不是也应该退还给我们?”这就是“教(jiào)学”的本来面目,或者称作“教(jiào)学”的不良后果。叶圣陶先生将其称之为“一‘讲’一‘听’”式。现在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应试教育”。如果我们把“教学”读做“jiāoxūe”则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可见“教(jiāo)学”与“教(jiào)学”有着很大的差别。

“教”(jiāo)与“教”(jiào),它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只不过长得一模一样而已。 “教(jiāo)学”侧重于循循善诱和引导启发,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关于“教(jiāo)学”一词,吕淑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里对其做了极其详细的解释。“……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起什么作用?叶圣陶先生的看法是,‘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是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换句话说,教(jiāo)学、教(jiāo)学,就是教师‘教(jiāo)’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从上述叶、吕二老对“教学”一词(应该说是两个词)的解释中不难看出,二老都认为:“教(jiào)学”主要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教(jiāo)学”主要是把学习的方法教(jiāo)给学生。前者重在传授现成的知识,后者重在传授学习(或者说求知)的方法。其求知的过程是由学生主动来完成的,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是主动的、求来的,不是被动的、被教师强行灌到肚子里的。主动求来的东西学生会很珍惜,因此不会轻易的把它弄丢。与“教(jiào)学”不同,在“教(jiāo)学”这场戏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起“辅”与“助”的作用的配角。教师在“教(jiāo)学”的过程中一方面教给学生求知的方法,另一方面就是为学生排除求知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提供必要的帮助。
    很可惜,《现代汉语词典》没能收入叶、吕二老对“教(jiāo)学”一词的解释。
    综上所述,在“智育”这一块,我们天天在喊叫的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变“教(jiào)学”为“教(jiāo)学”。“教(jiào)学”的过程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会使学生缺乏好奇心和创造力。“教(jiāo)学”的过程不但能使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获得求知的方法,学生会因此在今后的人生中受用不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