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舅舅送别 |

定一舅舅遗像
李2022年的端午节,在南宁市殡仪馆,送别舅舅。
我第一次见舅舅,是1986年,这一年我和妻子在武汉结婚,除了武汉的亲友,舅舅是唯一专程外地来参加婚礼的嘉宾。
舅舅中等个,衣着讲究,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高挺的鼻子,两眼炯炯放光。说话的时候,眼直盯着我,充满慈爱和仁厚,让一个晚辈听了由衷钦佩不容辩驳。
记得,他在武汉的短居,由我陪着去看望有工作往来的客户,还不忘带上当地的海产品。在我们家里,还指导我胞弟下围棋,更证实了舅舅是一个见识多广,阅历丰富,高智高情商的长者。
想不到的是,一个在我印象中风流倜傥,充满活力的舅舅,竟然在晚年患上老年痴呆症。到我迁居南宁,再次相见时,舅舅已经严重到卧床不起,靠插管进食和排泄。在四年多时间,我和妻子常去家中看望,希望生命出现奇迹,但最终认不出任何亲人,直到最近出现发烧、肺部感染住进医院,经过二十天抗争,还是无力回天,于六月二日以八十六岁高龄离世。
接到噩耗,舅舅的女儿让我帮写一个悼词,我看了表妹发来的他父亲的生平,才知道舅舅身世坎坷。
舅舅,是我随妻子的称呼。 他出生在湖南湘潭县,因为有一个做中学教师的父亲,受其影响,从小聪明好学,品学兼优。
1954年,舅舅毕业于长沙师范学院。我欣赏舅舅年轻的志向,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贫困的边疆 ,来到广西,分配在广西第一建筑公司。在这里也是舅舅的高光时刻。

舅舅灵堂
先是公司推荐到大学进修,于1958年毕业于武汉工业学院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参加科研小组攻关。他主导发明了《粉碎机正反转技术》,并获得国家专利。为此,舅舅代表公司到北京做汇报。他曾参加广西多项重点工程建设——南宁邕江大桥,南宁电影制片厂,南宁火车站等。
文革期间,身为高级工程师的舅舅,被戴上反动技术权威的帽子,遭到多次批斗,惨遭非人折磨。一次被打得生命垂危,多亏一位好心的师傅相救,才幸免于难。
八十年代,舅舅调到了广西城乡房产开发公司,主持北海分公司的工作,在他的领导下,分公司以优良的业绩,为总公司赢得声誉。
1997年退休以后,舅舅也没有闲着,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精力和金钱,完成了家谱、族谱的搜集编写。
舅舅在兄弟姐妹中,是可敬的老大哥 ,他怀着极大的爱心,历尽艰难,多方寻亲,终于找到失散多年的同父异母五个兄弟姊妹。
舅舅因为是在继母身边带大的,他对有同样家庭经历的妻子,关爱备至,常给予心灵的开导。2017年,妻子听说舅舅初始患病,专程从武汉赶往广西,再驱车数百公里山路,探望舅舅的病情。

舅舅(C位)和亲友合影
舅舅舅也是有福分之人,就表妹这么一个独女,从发病、瘫痪到去世的五年多时间,不离不弃,陪护守候,其孝心令人感动。
按广西的丧葬习俗,火化以后,还要再选吉日下葬。舅舅终于能够安息,和他诀别20年的妻子在天堂相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