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距上次在武汉的第一次会面,整整两年时间,今年在南宁温暖的初冬,我和二姐王野岸相聚在嘉和城。
拿着野岸姐新鲜出炉的长篇小说《梦激浪》,我让她签个名。作者易安,是她常在华文刊物发表作品的署名。封页是这样介绍她的:易安,原名王野岸,上海人,祖籍河南。澳洲新州华文作协成员。1982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得悉尼理工大学硕士及悉尼大学博士学位。
此前,对于我这个远房妹夫,一个在中国武汉,一个在遥远澳洲,彼此交集的概率并不大,只是我的博客及互联网上,发表了谢平难将军的一些文章,作为外孙女她7都仔细读了,通过文章她了解了外公和我们一起的晚年生活。当有了第一次见面,我们不仅有了文字缘,更有了书缘。
比较少言的她,在谈到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时,话匣子才奔放如流水。经过八年酝酿,五年磨砺,40万字的小说《梦激浪》终于脱稿。即便是与出版商敲定合同,到付印出版,也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
记得从找出版商到谈合同,我和她通过邮件交流频繁,甚至还全权委托我作为她在中国的代理人。书稿的框架,故事梗概,我都是通过电子频概览的。这次拿到成书的小说,就利用这次陪她和姐夫john旅行游览,高铁途中,加上两个双休,看完了这部长篇。
其实我还是喜欢传统的纸质图书,可以双手捧着,斜躺在夏日的庭院或冬日的暖阳下,透过纸背的墨香,眼光扫过行行黑字,余光瞥视自然风光和点点倩影,体味书里人生,同时用自己的人生经验印证书中江湖。
这是一部带有自传体的长篇小说。主人公火韵,恐怕就是作者自己。出场的众多人物,曾经是她同事、上司、邻居、租客、好友、亲人
。尤其是书中透露火韵是曾国潘的后裔,就验证了主人公与作者本人共同的血脉渊源。作为一名科学技术领域的专家,能有如此的书写功底,以及文字把控能力,实属不易。而又把精彩故事娓娓道来,有声有色;逻辑连贯,一气呵成,情感真挚,又不张扬,令我敬佩。小说最重的分量,是向读者打开了了解西方司法现状的一扇窗户,并以一场跨国官司,揭开了澳洲司法,律师界的种种怪相,对于学习、研究、考证西方司法体系大有裨益。
当然,美中不足的是,主人公火韵官司中的几次出庭,她都是委托律师做代表,那么新西兰最高法院的主审大法官们的个性、语言,精彩的表演就不能身临其境的传达给读者。
这里不能一一细述这部长篇小说,其结尾用《暴风雨》一章,给人意犹未尽。但愿被火韵称着勇士的查理律师,能够继续上诉成功,最终给火韵一个公正的判决。
我已将书中的错别字标注,建议专有词加注释,再版时修改采用。
在我看来,在书里边发现人生,在人生里发现书,是一件多么神奇而惬意的事情。如果以我从事新闻的眼光,我会把书名改为《上海人在澳洲》或《一个旅澳华人眼中的西方司法怪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