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池记趣

标签:
杂谈体育 |
连续几场暴雨,南宁的天气凉爽了许多。
自4月5日办了温泉谷家庭年卡,到今天正好两个月。除了清理泳池4天,外出办事2天,平均每周6天都在游泳。也就意味着,我已经连续游泳满50场,每场平均1200米,总共游程6万米。这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是第一次这么密集,大运动量的锻炼。人到花甲之年,按说运动应该悠着点,但我没有疲累的感觉,而是乐在其中,人生真正开始了自己主导的生活。
工作奋斗40多年,现在看来一切都是云烟,一大箱的荣誉证书,优秀也好,先进也罢,最后看中留存的,就是和运动相关的骑行,徒步。55岁以后,才圆了少年游泳地梦想,已经连续三届参加7.16横渡长江。游泳,已经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内容,并将伴我终老。
平日里,都是晚间去温泉谷,游个泳,泡一泡。今天下午,一家人就去了温泉谷。在玛雅水世界儿童乐园,陪完两个外孙女,就将孩子们交给妻子,我直接去了泳池,完成我规定的每天1200米目标。
游泳前伸展热身,30个俯卧撑,戴好泳帽,戴上泳镜,按部就班的这么游。无论天晴天雨,无论刮风下雨,甚至冰雹。对于习惯户外野泳的我,泳池是很枯燥的,天冷水凉的一段时间,就只我一个人独游。
一直是蛙泳,偶尔换一下仰泳,有时候来个冲刺,也练一练触壁转身。当然泳池也有优势,可以细细琢磨动作,欣赏别人优美的泳姿,最后要教会外孙女游泳,也要先在泳池完成。
今天还是旁若无人的游我的目标,当我游了500米,一蓝色泳帽,游蛙泳的身影出现在我右侧。我眼角余光里,健硕的身材,黝黑的肤色,标准的泳姿,以及泳帽泳镜装备,断定这家伙专业。他暗自跟我叫上劲,50米我们并驾齐驱,折返后就在我身后,中间有几次相对游过,我们对视欣赏。我的特点是前500米有预热的意味,再往后反而更放松,速度不会低于前半程。我游完一千米后,停在池边小憩,蓝帽子也跟了上来,他摘下泳镜,我这才看清是个晚辈小伙子,顶多20出头。小伙子用十分羡慕和崇拜的眼光,对我说“叔叔游得好快。”
“是吗?”我疑虑的答到。因为一直找不到参照,并不感觉进步快。
“我一直追不上您。”小伙子踹着粗气说。
“你也游得好,好像是这里的救生员?”我问。
“是啊,平常游得少,刚刚游了700米就累得不行。”小伙子有些不好意思。
“你应该比我更专业,更有体力,我60岁了,只是健身玩玩。”
小伙子“哇——”了一声,说“我父亲45岁,看得比您老多了。”
这时竟有些难以抑制地兴奋和自豪感,心中窃喜。
的确,近两个月泡在泳池中,几个救生员都熟悉我了,一到泳池就一口气地游,不知不觉中,速度有提高,其实主要是在转身的动作。较快的游速,美好的泳姿,会让许多同池的人,停下来欣赏,由衷表达羡慕之情。这时想到作家村上村树的一句话“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含于行为之中流动性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