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高新企业的经历和几点体会

标签:
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杂谈 |
2016年3月1日,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结果正式在网上公布,我第一次以汉网记者的身份,采写完成了题为《上品一家武汉有限公司用专利保护研发奠定了其在智能健身器产业的独占地位》的新闻报道。我没有就公司获得证书作为新闻主题,而是挖掘高新技术企业最核心内涵,以专利保护产品开发,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作为事实依据。稿件发出不久,又接到科技局通知,我第一时间去领取了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及时补拍了证书照片,联系中新网编辑替换了最新的图片。3月7日全文未改一字,在中新网湖北频道刊发。
我是2013年8月加盟到公司,在不到半年时间,基本熟悉了公司的运作模式、产品定位及品牌目标。2014年开始辅佐老总,提出管理上台阶建议,首先配合老总在公司内部完成了从产品多元到专业聚焦的收缩转变。我直接主导人力资源的调整,逐渐实现了知识结构的优化,人才管理由短期目标向中长期发展相匹配。关于申报高新企业,从开始动议到申报启动,我不仅全面参与,直接负责申报材料的起草,与中介的谈判、工作流程的跟进,应对税务核查等,时间长达两年之久。
作为一个公众公司,经营外部环境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外联是我的长项,我从申报政府项目工作中接触的各级官员,建立了良好人脉,从中掌握了许多支持我们这类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2014年在市区经信部门支持下,主打产品被评为武汉市名优创新产品。并通过政府补贴,参加在全国省会城市主办的武汉市名优产品展会,大大促进公司销售。
这一年的4月,正好接到武汉市经信委通知,参加一个培训,我代表老总去了,回来汇报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老总较谨慎,认为时机不成熟,明年再考虑。我又先后3次参加武汉市经信委、武汉市科技局组织的活动,都是有关高新技术企业的。只有2014年11月13日的咨询会,就在公司所在园区召开,老总是第一次参加,他问了举办方许多问题,然后提前离开会场。会后,我了解到我们作为6家企业之一参会,岱家山科技城是作了充分摸底挑选有可能在2015年申报高新的企业。之后园区的服务团队几次到公司辅导申报工作,指导财务的规整,通报进度,鼓劲打气。
真正导致老总下决心的是, 2015年4月8日武汉科技大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培训会后,大厦14楼会议厅出现爆满,100多家中小创新企业代表聆听高新企业认定及申报流程政策解读。由我挂帅,组织负责行政、财务、技术共4人强大阵容参加,我把这次会议的情况重点专题向老总汇报。国家推行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认定工作已经八年,2014年共1486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格企业1180家,通过率达80%。武汉市更是加大对中小创新企业的政策引导,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奖励政策,通过培训帮扶,组织企业自评和合规性审查,让申报企业对照要求整改,从而提升企业创新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我们团队在培训会上,与省科技厅、市知识产权局、市财税部门专家互动提问答惑解疑,坚定了提早一年完成申报工作的信心。
我很详细对照已经申报成功的园区企业,把核心的6项认定条件拿出来进行初步自测,公司重要数据是硬指标,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已经取得4项;产品属于八大领域之一;我们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优势,高新收入能够占到当年总收入60%以上。员工结构,学历是一票否决,虽然人员比例要求和研发投入比例是薄弱项,但还有时间空间做细节调整,完全可以赶上2015年下半年申报的时间点。按总分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是比较有把握的。根据我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解读,公司虽作为健身器材行业的新起之秀,但跨过“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两道门槛,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代表企业,公司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是正当其时。
老总听了我的分析,终于拍板成立申报项目组。我作为项目组成员,负责申报文案的组织起草工作。公司官网上的相关新闻报道真实记录申报工作的进展:
2014年4月17日《武汉经信委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政策解读》
2014年5月18日《上品一家员工参加园区举办的“科技政策企业行”政策宣讲》
2014年11月13日《岱家山孵化器公司召开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咨询会》
2015年4月8日《上品一家参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培训会》
2015年6月《公司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正式启动》
2015年7月17日《成功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工作》
2016年2月18日《2016年高新技术企业政策解读讲座在汉召开上品一家应邀出席》
2016年3月1日《上品一家武汉有限公司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2016年3月6日《上品一家武汉有限公司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在第三方机构的协助下,申报小组全力投入申报准备,集中一个月时间大量起草、梳理、归类、整理、编辑工作,分别完成了《2014年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以及研发人员情况说明表》、《人员变动情况说明》、《企业研究开发项目情况表》、《上年度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情况》、《近三年内获得的自主知识产权汇总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报告》、《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证明材料》等附件资料图表,以及5份独立三方机构的《审计报告》。2015年7月17日正式完成《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请材料》,同时上传国家系统和湖北省系统。之后,终于在纸质提交日截止的最后一个周末——项目组一个通宵的奋战——在科技局下班前,完成了一式三套,总计千页,重达10斤胶印材料的报送。
整个7至8月为专家组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评审阶段,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9月进入审查认定阶段,由国家税务局区、市、省三级顺序到公司实地查阅、核对、座谈完成税务核查工作。
10月通过初步认定,进入公示阶段。当见到我们公司的名字赫然公知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网”上,内心还是有些激动,但还不能说是百分百的把握,必须公示10个工作日,无异议的,才予以备案。这时更要小心谨慎,也不便于声张,因为任何负面的公司动态都会左右认定的结果,当然就更不能有投诉、举报公司的情况出现。直到今年春节后,3月1日在湖北省科技厅官网公布名单,我们才算石头落地。
本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后,公司在未来三年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而正处于较快发展阶段的公司,所得税率的降低将较大幅度提高其净利润增长水平,提高盈利弹性。同时也标志着科技主管部门对公司研发技术能力、产品核心竞争力、市场转化能力、管理能力的认可,充分体现了我们在业内领先的产业技术水平,象征着公司实现新的跨越,最终有利于品牌推广和业务拓展,在项目竞标、订单争取等多方面都会发挥积极作用。
在整个申报工作中,我个人体会是,无论公司大小,都要有目标,公司领导要学会把握趋势,更重要的是思想统一,组织落实,要学习并且消化政策,主动沟通及时调整,当条件基本达到60%,就完全可以搏一搏,提前大胆去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