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周日,带妻子去古田一路汉江段,这是二弟在汉江侦查发现的一个天然游泳训练场。每天早晨6:30就要一群泳者在此渡江和切磋动作,最具挑战的是逆上水而游500米,其中一段弯道水流较急,若你的游泳速度不能超过流速,就会在此耗尽体力,而终不能前进一寸,最后会前功尽弃,投降折返。如果可以战胜这段阻力到达目标,就再继续横渡两次汉江,游回到对岸入水起点,完成一个全程1500左右的循环训练。
我第一次接受了这个挑战,在海军朋友陪伴下,不惧500米逆水游下马威,艰难完成挑战。其实我发现除了一段江水的阻力,更要克服的是汉江低水温的影响。
自报名参加横渡长江,一个多月时间,按4个双休计算,就进行了8次训练,有6次横渡长江实战训练,刚开始的两次,24度的水温,游过半个小时后,身体出现发冷、动作僵硬,在最后抢水靠岸时,一支小腿出现抽筋。随后几次就逐渐适应,不再感觉发冷。到6月28日的最后一次渡江训练,水温已经提高1度多,游完6000米全程,是非常轻松和舒适的感觉。

汉江向来要比长江水温低2度左右,下水就有水冷刺激的感觉。在我逆行汉江游过程中,如果不加大用力,就无法冲过一段急水流,但我担心在低温中使力过大,就一定会出现小腿抽筋,导致不能完成训练目标。克服水温低唯一的方法,就是多在汉江环境中训练,让身体逐渐适应水温。
到了黄昏,古田一路汉江段,有一个高潮。晴日的晚霞,已经不像白天的毒辣,而是展现了多层次绚烂的彩天,江水因此而绸缎般的妩媚。在这样水天树影的景致笼罩下,男女老少都聚集在此戏水玩耍,乘凉赏景。游泳纯属一场轻松的娱乐,融入此景,自己成了画幅中生动的色块。
眼下离渡江节就半个月时间,满打满算可以训练的时间就只有4次,加上一次试渡,最多5次。经过这段训练,我开始找到蛙泳点头换气的节奏,上臂划水的频率也将2次改为1次,让手脚完全伸展开,不用花太大的力气,就能保持游泳的速度。下周的东湖静水1500米测试,我有充分的把握,完成既保持方队一致,又达到速度的提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