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老街赏艺术

标签:
武汉美术馆武汉少儿图书馆金城银行 |
和父亲几乎同岁的这幢建筑,是原金城银行汉口分行旧址,已经在此矗立了85年,它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私人银行, 1931年落成,钢筋混凝土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楼体正面并列八根罗马大柱,柱高三个楼层,凸出的卷草柱头托起宽阔廊檐,左右各开三个拱券大窗,中间高达二层楼的拱券大门。大楼顶层门楣的“武汉少儿图书馆”还原成“金城银行”的字样。父亲告诉我,这里还是日军指挥部。
一座建筑,经历不同的时代的跌宕、更迭、延伸着。改建成武汉美术馆快10年,还从来没有进去过。搀扶着老态龙钟的父亲,担心从正门台阶进去吃力,选择从后门进去。建筑主体的最大改动就是后门入口部分,完全的新式造型设计,像是一艘船体的尾翼,与古老的大楼连为一体,其实就是为增加大楼功能新扩建的电梯间。
我们穿过电梯间,到了一楼中庭,过去的阅览大厅,已经改成报告或会议厅。安排父母坐在大厅的椅子上,我和妻子沿着新建的旋转步梯,登上二楼有《武汉印象》画展,展示本土水彩画家群的画作,来到三楼是《花无间·龚华娅百花作品展》,看了大小5个展厅,与儿时印象中的阅览室已经全部推翻,保留的只是建筑主体外部造型,包括廊柱、石台阶、拱劵门窗。其内部结构进行了颠覆式的改造,完全按照美术馆的功能和设施的要求,中庭顶部的亮窗可自然采光,一改以往的暗沉压抑。展厅滑轨式活动展板分隔自如,新颖的照明系统,更能营造高雅的艺术气氛。还有如残疾人通道,现代化的厕所。当然还有不变的是,处在繁华都市中的那份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