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鲁塞尔攀岩

标签:
攀岩欧洲布鲁塞尔体育 |
春节假期,在整理游览欧洲的图片中,妻子抢拍的几张攀岩的照片,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照片上那个在欧洲脸孔中唯一的中国人,看似还矫健、正奋力攀岩的身影,竟是我在离55岁生日还有几天的日子,而且是在从没有训练过攀岩运动的情况下,居然敢和年轻人一样,斗胆完成了20米高的攀岩,然后又顺着绳索飞身落地。
在排队等候攀岩的时候,我仔细观察,虽有灰溜溜地败下阵来的,他们神情紧张、束手无策的样子,让“岩壁”下的观众都替他们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被绳索垂吊的样子有些狼狈。但成功登顶者依然占到百分之七八十,说明这只是一个初学者的难度,尤其是在成功攀顶后,能够感受到众多围观者的仰视、以及投来的钦佩目光,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我一来身材清瘦灵巧,二来上肢力量较强,因此我大有几分把握,在起源并流行于欧洲的攀岩运动中,试一把身手。我是一个喜欢在运动中寻找刺激享受快乐的人,中学时代就是一个短跑好手,喜欢在自然江河中游泳,到部队又以单双杠为乐,工作后又爱上骑行,尤其喜欢惊险刺激游乐项目。
其实,每个正常人都具有攀爬的本能,待我亲自上去爬一下,就知道并非是高难度运动。只是第一次玩有点紧张罢了,可是这种顾虑很快会被一种向上征服的欲望克服,我感觉自己也是一个蜘蛛侠。我试着上了岩壁的右侧,绝壁贴着身子,让身子几乎得向后仰,看着岩壁上一个个怪异的凸起点,便迫不及待地尝试着抓一抓。哪知抓手极细窄,在岩壁的每个点上,抓手形状都不同,难度也会发生变化。开始一会儿,力量充足,几乎动用了所有的力气,由于不得要领,手一下子会发酸,使不上劲,本来灵活的四肢好像不听使唤,那么多的凸起点,真不知道该把脚放哪儿,手抓哪儿。到了一半高层,我才调整到最佳状态,开始灵活控制身体重心的移动,并超过我左侧攀岩者。当我站在岩壁的顶端看气势恢宏的布鲁塞尔大广场,中心的3个圆形喷泉不断地落珠溅玉,在夕阳的映衬下景色十分优美。
攀岩运动又被誉为“岩壁上的芭蕾”,在欧洲十分盛行。欧洲人借助这个平台,用技巧和肢体语言吸引公众的眼球。许多世界政要也通过攀岩运动来显示硬汉和铁腕形象。很巧合的是,当天宣布退位的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的父亲在1934年2月攀岩时,不慎坠落身亡,年仅59岁。
今天有愈来愈多的中国人,以参加攀岩运动为时尚,并在攀岩运动中发现了无穷乐趣。阳朔国际攀岩节举办5年,成为中国自然岩壁的攀岩圣地。虽然我对于攀岩知识知之甚少,但在欧洲的比利时,勇敢秀了一把攀岩,真正体验了那份自信、骄傲和畅快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