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见闻之阿姆斯特丹
标签:
荷兰阿姆斯特丹博物馆梵高旅游 |
欧洲见闻之告别梵高
来比利时的第三周,女儿陪同我们到邻国荷兰。不是自驾车,也没有坐火车,而选择了长途大巴。下午从蒙斯出发,途径比利时布鲁塞尔和安特卫普,进入荷兰境内,没有明显的国界,甚至还没有在国内深圳出关的那种感觉,无须下车走过关卡,也没有人查验身份护照。心想,欧盟一体化真好!
大约四个多小时,我们于晚上22:00时到达目的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转乘城市有轨电车到达预订住处——位于市中心的一家旅店。早上出门,才看清旅店古老而沧桑。
就这样漫不经心地走进了阿姆斯特丹的夏天。这一季的阿姆斯特丹明媚得像个童话,瓦蓝的天空,金黄的斜阳,欧式的红砖老屋就沐浴在如此醉人的光影里。我喜欢这既张扬且内敛,韵味无穷的色彩!城内运河纵横,坡尖屋顶、褐色墙壁、白色百叶窗的倒影在光影下跳舞。
我们坐电车来到中央火车站,车站广场布满工棚围栏,但并不妨碍对这幢历史建筑的观瞻,它古老、雄伟、磅礴、大气。我是第一次站在欧洲城市的窗口,国内诸多所谓现代化的火车站没有一座可以相媲美。这座有着“北方威尼斯”之称的北欧城市,以一座华美的中央火车站为序,向我们逐渐展现它出其不意的魅力。
阿姆斯特丹整座城市是在填海区上建造的,平均海拔在海平面以下。和威尼斯一样,这个城市也是建在无数的木桩上的,更有160多条大小河道纵横交错,1000多座桥梁跨越河道,在这些河道上至今还有2400多间“船屋”。
在达姆( Dam)广场,附近古老的皇宫、雄伟的教堂、白色的纪念碑。徜徉在小块方石铺成的古老街道,许多上千年的历史古跡,大多保存完好。博物馆、艺术中心遍布全城,闻名世界的荷兰画家Piet Cornelies Mondrian也是出生于此。广场的中央的英雄纪念碑,以白色为基调,高大简朴。我仔细看了又看,觉得寓意非常深刻,尤其是纪念碑上部的母亲形象让人感到震颤。
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Rijskmusuem Amsterdam) 享誉盛名,有“荷兰卢浮宫”之称,是此行必游景点之一。非常有幸的是博物馆闭馆整修长达十年,今年四月才重新开放。我与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翘首期待重见伦勃朗名画《夜巡》以及其他荷兰国宝。
建于1880年的博物馆,馆藏艺术作品及历史文物,时间跨越1400年到1900年,并在翻新之后延伸至20世纪。最负盛名的收藏品是17世纪一些荷兰大师的油画,还有20多幅伦勃朗的作品。这些艺术精品给人们呈现了荷兰黄金时代政治、经济和艺术领域的伟大奇迹。
走出国立博物馆,我想起一位令荷兰人骄傲的艺术奇才——梵高(Van Gogh)。梵高一生平淡潦倒,又如迷一般需要解破。 虽然他创作生活都是在法国,但并不影响他在荷兰人心目中的位置,尤其是梵高逝世以后,逐渐被世人认识。上世纪七十年代荷兰政府专门修建了梵高艺术博物馆,九十年代又投资扩建,永久展出梵高的经典画作。
当夜色刚刚笼罩这座城市,在运河畔最繁华的街区,到处弥漫着肉色情欲气息,这就是名闻世界的红灯区。从运河边走过,两旁多是用粉色霓虹灯管装饰着橱窗的小楼。每一扇落地窗后,都有一位穿着比基尼的肉身,朝窗外的人群晃动着她们辣人的身体和撩人的眼波。各色人种的女性,夜夜都在进行合法的性交易,这是阿姆斯特丹红灯区的最大特点。以我的眼光,虽然个个身材火辣、性感暴露,但绝不能用“漂亮”这个词赋予她们。
夜越来越深了,露珠已打湿了我的衣衫,可我还是没有睡意,继续倾听着阿姆斯特丹河流给我带来的无限想象。
在离开阿姆斯特丹的前一天,我才知道梵高艺术博物馆就在国立博物馆的背后。为了弥补此行的缺憾,第二天一早,我没有惊动熟睡的家人,跑步去梵高艺术博物馆,当我远望的这座艺术的圣殿,女儿的电话不停催我,她们已经离开旅店。怕误了比利时的返程,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向梵高告别,当我气喘吁吁的与家人回合,再赶到大巴出发点,离开车就差两分钟!
(2013年7月5日记于阿姆斯特丹,2013年8月3日电脑录于比利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