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秀历史建筑“萧公馆”——成了衣衫褴褛的弃儿

(2012-10-29 20:37:14)
标签:

萧耀南

老公馆

遗产保护

还原历史

杂谈

欣闻武汉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利用回车站路清理老屋的机会,专程绕道看看位于汉口中山大道一元路口的“萧耀南公馆”。

半年前从青岛回汉时,就见该楼周边搭起了脚手架,原车站街办事处的牌子已经摘掉,想必是老建筑有了更好的利用与保护。半年过去了,应该可以看到修葺一新,还原了优秀历史建筑的风貌老公馆。哪知竹子搭成的脚手架仍然横七竖八撑在那里,本来就很窄的人行道通行非常困难。玻璃门上的占道许可证时间是2011年7月28日至10月25日,已经搁置整整一年,仍然没有修缮的动静。整幢建筑灰头灰脸,一楼临街原有气派的拱形大门,被极不协调的转闸门取代,极具欧式风格的拱劵阔窗,也被开肠破肚分割成单间店铺,房子结构破坏非常严重,一幢原本豪华气派的老建筑显出一派萧条惨淡的景象。

我是在租界区长大的,住的是老里份,对许多老建筑司空见惯,并没有在意这些斑驳的老房子。读中学时每天都要打萧公馆楼前过,上世纪八十年代,去车站街办事处办理结婚证,第一次进到建筑内,虽然只是办公的摆设,依然给人富丽堂皇的感觉。通往二楼木楼梯红漆靓丽,扶手立柱粗壮,上刻有精致雕花。整齐的木条地板,光亮豪华。仍然不知道主人是谁。

九十年代初,离休的父亲被聘请到车站街城管工作,就在该栋楼里办公。这时后才知是一位本地大军阀的住所。

萧耀南,1875年出生于黄冈县孔埠镇萧家大湾(今属武汉市新洲区)。北洋政府时期,任湖北督军、两湖巡阅使,湖北省省长等职。在湖北主政5年,掌管军政大权,是名副其实的湖北王。是他一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参与镇压“五卅运动”, 1925年,萧耀南选址汉口法租界中山大道1号(时称后城马路),建造了豪华公馆。因公馆毗邻昌年里,老一辈人叫“昌年里萧公馆”。萧耀南和他一妻两妾在这座豪华公馆住了仅一年时间,就患风寒而死,享年只有五十一岁。萧公馆原为两层结构,大约上世纪七八年代,又加盖了两层,一直为江岸区车站街办事处的办公楼。

值得一提的是,我父亲在车站街工作期间,街道要搞招商引资将一楼出租,正好父亲中学的同学,从台湾回来找项目,看中要做商铺,还计划将一楼再往下挖一公尺,提高空间后,隔成两层办公。现在想来,幸亏父亲没有促成此事,那将对这栋老建筑造成多么大的损坏啊。

如今武汉市首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就涵盖了汉口老租界的外国领事机构、金融、洋行、老公馆,作为优秀历史建筑应该得到重点保护。作为优秀历史建筑的萧耀南公馆,如今像一个衣衫褴褛的弃儿,颤巍巍的立在繁华都市,到底是何人认领了,为什么搁置了一年多不管不问?

武汉许多老建筑遗址虽然受到修缮保护,但多数停留在“保留”,并没有做到彻底复原修缮。武汉市应该借申遗契机,将优秀历史建筑来一个仔细清查,下决心,像江汉关大楼一样,严格按当年的图纸恢复原貌,重要的配套设施遵照历史一一归位。 “萧耀南公馆”应该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将后期加盖的蹩脚的两层拆掉,再现1925年竣工的建筑原貌。位于友益街的武汉市文化局,是大革命时期全国总工会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同样也是加盖了楼层,并将体现典型欧式风格的廊柱,砌在砖墙内,不伦不类。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如果真正能做到复原性修缮,让它真正还原历史,才是对历史的尊重,才是对世界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优秀历史建筑“萧公馆”——成了衣衫褴褛的弃儿

优秀历史建筑“萧公馆”——成了衣衫褴褛的弃儿

优秀历史建筑“萧公馆”——成了衣衫褴褛的弃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