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去的东昌古城

标签:
山东聊城光岳楼东昌古城杂谈 |
今年五月,因为出差,第一次来到北方文化古城——聊城。慕名这里有中国古代三大名楼之一的光岳楼,东昌府。一出长途车站,就找到去光岳楼的公交车,司机告诉我,这路车临时改线了,让我改乘1路。行车至终点就到光岳楼前。让我很惊异的是,印象中繁华而兴盛的东昌古城除了孤楼一座,周边一片瓦砾,古城格局已荡然无存。
正午的阳光让人感觉到初夏的炙热,跟着寥寥几个乘客下了车,未拆完的古亭式长廊里,挂满了字画,一位老人既是书画者也是经营者。不见一位顾客,倒是栏杆上睡卧着两名汉子。
我沿着古楼走过一圈,在南门边一个破旧铁棚,上面写着“售票处”登楼参观门票30元。想想武汉的黄鹤楼完全是个复制品,票价要高出一倍,这幢明朝古楼真迹,就太便宜了。在古楼西向,凭我眼力所及,见到一座类似烽火台的建筑,由于没有任何建筑的参照,尤显雄伟。
据聊城朋友介绍,古城区共有九街十八巷、七十二胡同。明清时期,大部分政府职能部门集中在古城的西北部。直到现在,老人们还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哪里是道署衙门,哪里是文庙,哪里是驿所。而在老城的南半部,居住的都是当年的大户人家,一些街道也就因附近的寺庙和人家得名。城区民居多为三合院、四合院,上世纪八十年代还保留着白墙、灰瓦、坡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
然而从九十年代,这座闻名古老的城郭,就惨遭如此蹂躏,有《光岳楼广场开发记》为证:“为改变斯楼周围房屋破旧,道路狭窄之状况,决定开发光岳楼广场。……九一年十二月开始拆迁,拆除房屋面积一万一千三百平方米,新建的一万零二千平方米建筑群造型别致,以四星拱月之势与光岳楼浑然一体,一个崭新的广场呈现在人民面前。聊城市人民政府立
多少故事,多少回忆,随着古老东昌城的消失而消失了。“城市的终极意义就在于其延绵不断的历史。”城市从此定格,也从此死去!很多城市的经历已经证明,历史建筑不是包袱而是财富,聊城市应该如何面对和经营这笔资源,使之真正变成财富。这是当前我们城市面临的迫切课题。
2011年5月18日于山东宁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