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人代笔的感慨
(2011-02-08 00:02:14)
标签:
杂谈 |
这一生替人代笔不少。年轻时在国营单位,什么方案、计划、总结、发言稿、事迹材料、贺信、公函、诉状、解说词等等无所不包,几十年下来,也是一部大书。属下的智识是藉替人代笔来发现价值的。所谓的智识,是能领透对方的心意,每每稿件完成,先让上司过目,一番增补修减后再交出去。身为属下的只要不露形迹,默默耕耘,使自己扮演成幕后功臣,并安于这样的牺牲,是对上司强而有力的奉承。我的一笔所长使自己有如上司的左右手,得到自尊心的极大满足。我帮助塑造了历届老总和企业的光辉形象,真正替单位、他人做了嫁衣。除了新闻稿外,都署了企业的名、领导的名。我把青春和智识献给了企业,每月只有几十元的报酬,涨到我三十年工龄离开时,也不过区区300多元。这看视吃了大亏,结果哪知是福气。
曾经年轻好胜,自以为是,纵然自负地以为是为公司效劳,却适得其反,招致上司的嫉恨和打压。不少年轻人就有过与我同样的教训,自鸣得意地在报刊上大做文章。结果被认为是"胆大妄为"。随着年龄和时间的历练,知道凡是领导,不论正副、大小,都不要得罪,来者不拒,一一满足。身为属下的你,若有些文才,就不要骄傲,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你的能力,确认你的地位。要想成功的代笔,就不得不牺牲并不多的休息时间,冥思苦想,找灵感,抓点子;只要领导吩咐一声,就得吃饭也想,睡觉也想,甚至上厕所也想,日以继夜,夜以继日,直到把文章“磨”出来。
如今人过天命之年,还在深圳、苏州发挥余热,现在被挖到一家民营企业,报酬是在国营单位的十几倍。我吃的还是年轻时的文字饭,不同的是时代变了,要求与时俱进。代笔的文字风花雪夜少了,华丽修饰去了,有些文字几乎一字不废,只剩下坚实的骨架。最近因为公司召开年会,我主动为老板捉刀。四分钟的新春致辞,获得满堂掌声。我觉得最难的不是写一篇老板满意的文章,使原本平凡的讲话经过加工润色而变得出彩。我今天的职位还无人取代,那是因为由我代笔的字字铿锵的承诺,最终要兑现成员工期望的结果。 在职业生涯中,不论你是年轻年老,如果你能从写出顺畅文字到细节执行完成,这门“书生”手艺不仅饿不死人,还可以有尊严的生活。恐怕这就是老朽与夫子文人和中文大学生的区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