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北方新家
(2010-12-13 17:11:47)
标签:
文化 |
这里就是乡村,鲁西北平原普通的乡村—宁津县。因为工作,我来到这里。
要不是苏州同事的引荐,恐怕我这辈子也不会来到这个从未听到过名字的县城。清晨,迎着干冷的风,穿过朦胧的雾,我骑着自行车,去离城外三公里的新公司报到。宽阔的马路上,竟有踢踏的骡马车与机动车并行的奇观。沿街楼房的背后是一色平矮的乡村民居,牧羊老汉挥着长鞭带领羊群,悠闲的横穿马路……,还有叶落一地的法桐,成行的榆树,槐树和白杨林,一条封冻宁静的小河道,整片的庄稼地里泛青的麦苗。对于一个在南方生活了半辈子的外乡人,对这一切都感到新奇。
为了解决多年的分居,妻子先是辞去了深圳的工作,随我到苏州,而今又相伴北上山东,做起了全职太太。几天来,妻子顶着寒风徒步几条街区,在这座县城里目前最高档的小区,租下了一座小高层的四楼两居室,租价比苏州同样面积低一半还多。
托运的行李晚到了好几天,我们就借住在同事家里。第一天入住租住的新房,就感受到家的温馨。下班后推开门就涌出一股暖流,妻子扎着围裙迎我进屋,帮我放下背包,脱下外衣,换上拖鞋。房子很大,有近一百平方米的样子,空旷的客厅只有一张旧式的四方桌和四把椅子,一个矮柜,一台冰箱。我四下环顾,厨房里没有灶台,只有一个简易煤气灶具,锅里的菜蒸腾着热气。主卧一张满铺的床,是房东新买的。屋子的装修简约质朴,陈设很简单,却透着洁净和利落。让我感觉很好的还有房子的格局,清晨醒来时,从阳台上可以看到日出,放眼望去,高高的树木只见细密的枝条,伸向天空,迎接太阳的拥抱。
北方干燥的气候,让人有些不适应,睡到半夜总感觉嗓子难受,嘴里发苦,鼻子发干,不免想念起江南的湿润空气来。没过几天妻子就买回了一台超声波加湿器,在家中营造出适宜的小环境。
住进新家不到十天,就接到一个喜讯,从比利时回国的女儿在山东有公务,决定顺道来看望我们。正逢是星期天,我们去长途站接她,见旁边还有一个阳光男孩,女儿介绍是在比利时结识的朋友,山东淄博人,出国六年回家探亲,正好与女儿相伴同行。
意外的团聚,让我们北方的新家驱逐了冷清,弥漫着幸福的味道。妻子做好了一桌饭菜,我专门请来我在这座县城唯一的熟人——引荐我到新职场的前苏州同事一家三口。新家的第一次聚餐,不仅有足够的人气,更有不同的风味——刚出锅的馒头,那是北方人的最爱;饭煲里的白米饭,是我们南方人的主食。除了妻子拿手的粤式扣肉、武汉的珍珠丸、苏邦红烧肉,还有同事带来的东北特色的酸菜粉丝煲,这些味道参合着干红的醇香,连同快乐舒畅久久环绕在房间,慢慢渗透到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