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它面积不大(二平方公里),海拔不高(164米),偏于浙江衢州室石乡一隅。让我意想不到的是,从有文字记载以来,“烂柯山”之名已盛传近1700年。它还有着“围棋仙地”和“洞天福地”双重盛誉。
清明假三日游的最后一天,在我们从三清山返程的途中,导游像是凑数的安排了这一景点。此行真是大长见识。首先这“烂柯”之名,怪异而俗气。就字面上讲,释义是烂了的木柄。木柄烂在山里会有何等意义?
原来它出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晋朝时有一个名叫王质的樵夫,为人善良,家有老母,靠砍柴为生。一日,王质在石室山砍柴,见有二童子对弈围棋,素来爱棋的王质便将斧子垫坐观棋。童子一边下棋一边吃着鲜果,还掰开一半给王质。王质边吃边看,不觉饥渴,忘了时辰。童子问他,你为何还不回家?说完即不见踪影。当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才发现斧柯(斧柄)都烂尽了。他赶紧下山回家,却已不识来路。好不容易打听到,当年王质上山砍柴,一去不返,他老母已过世百年。
王质观奕烂柯,得道成仙,也成就了源自于中国的围棋的祖山,此后始称为烂柯山。真是应验了“有仙则灵”,历代文人达官都在烂柯山留下踪迹和墨宝。随手拈来如下人名:朱买臣、贺齐、谢灵运、白居易、苏东坡、范仲淹、朱熹、马可波罗、朱元璋、左宗棠、林则徐,个个如雷贯耳。
据导游介绍,全国以烂柯命名的山有多处,无非是利用其盛名,好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围棋元老陈祖德在衢州烂柯山亲笔题写“围棋仙地”,从而确立了其围棋祖山的地位。不仅如此,衢州烂柯山成了棋界的拜谒之地,空前的影响力不仅在中国甚至波及邻国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两次重大的中国围棋赛事,1993年的中国围棋锦标赛和1995年的围棋棋王争霸赛,成为当今世界围棋高手的擂场,把烂柯山仙地之名和围棋文化推向辉煌的顶峰。
烂柯山于道教更是渊源深厚。相传炎黄帝时,就是绝好的修炼之所。唐人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记》中称,“烂柯山为七十二福地之一。”道家将此山视为修身圣地,并将烂柯山排名“青霞第八洞天。”
站在巨大的天然石洞中,头顶是凌空飞架的石桥,气势恢宏壮观,脚下是水泥刻制的围棋棋盘,面积达500平米,黑白相间的棋子,每颗直径近一米,堪称天下之最。石洞面南有“日迟亭”建于明万历年间。石壁上有“烂柯山洞”、“天生石梁”、碧含长虹“等十多处石刻遗迹。登临山颠,脚下不是挺拔陡峭的峰峦,而是像一条横卧的长长的鱼背,裸露出泡松的丹霞地貌。放眼望去,林海葱翠,湖山空濛。湖中的残荷也别有景致,枯败的荷梗尽展原始凄凉的另类美感!
道家的玄妙,棋界的风雅,赋予烂柯山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持久的魅力,这就是我心中的烂柯山。
2009年4月23日于苏州胜浦园东新村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