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这是先秦儒家惊人准确的预言,是对法家死穴的指示。在中国封建社会“内法外儒”的政治格局下,这一幕不断上演。
2,
汉唐以降宋道儒,千古唯笑心突突。两宋偏安格局小,明清内敛心局壶。岂有万里班定远?更无葱岭红日出。秦皇汉武经手后,内法外儒成虚术。
3,
大人者,大道德之人也!
4,
宋儒自以为大义在手,舍我其谁!篡改圣人,亦不在话下。
5,
《易经》有言:引而不发,跃如也。正先秦诸子百家之谓也。有论争才有真理。诸子下开二千余年之中国,但至明清,在文化上实凋敝已甚。
6,
佛家所谓:鸟终不向鹞子头上抛粪。回教所谓:“山不来我去!”与儒家入世之说有一体之妙。
7,
读书进学,犹如煅剑。上者轻若无物,一锋无前。不为身之累而有利之助;下者顽铁沉重,一无用处,徒累自身。
8,
诸葛一生唯谨慎,没有三国乱世豪雄气象。
9,
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此能者,非邓艾一旅孤军,行险侥幸,能克成都;此能者,乃雄兵百万,连众千里,战必胜、攻必克,能横扫江南如卷席。
10,
先秦诸子思想之容量,远非以后中国发展历史所能包含与解释。取法其上,得于其中。中亦未必,一支而已。
11,
格物致知,格物者,格于物也,于物有分,然于物也。
12,
社会是人的组合,而人是心的构成。社会就是人心的浮世滔滔,文科诸学,就是求得人心灵的完美,从而达到社会的完美。日月星辰,宇宙洪荒,无人亦可自演,然自人观之,自心得之,不可无规则矣。
13,
原文:在隋唐以后,因为禅宗的兴盛,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主旨,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了联系儒、释、道三家中心之学的台柱。------这一点是解读唐宋以后文化的核心。
14,
心猿意马,心之动,意之逸。
15,
《西游记》非佛家之说,乃阳明心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