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天使宝贝四[我是四宝妈] |

二周前
想像和现实,如天磨地,又如万丈深渊口,自己的侧影。——轻飘飘踮着脚尖张望,岂敢用力。
结果很早就躺下了。做了一天事,儿子们视频电话过来那刹,我正在接电话,再打回去,那边不接了。估计六个小男生忙到没空履行爱的承诺。——横竖自己爹妈,不介意。我猜他们这么想。
我俩竟也没聊天。可能聊过,不记得了,我做一天事累了。他日日睡得晚,到底我睡着时他在不在身边,我都不确定。睁开眼睛已是晌午。
以为孩子不在身边,会是一个彻底放松的夜晚,以为会有一串美梦,却在梦里消耗了精力。醒来头脑空白,心中惨淡。像是查经聚会,我是忘了准备还是拿错大纲,面对一屋子人,嘴里说不出一个字。
莫非压力大会导致无力挽回的局面?可压力是什么,是飞絮?是浮云?不记得。而且,我怎么可能忘了准备。
直到二天后才明白那个梦的含义。我真是后知后觉。常常觉得自己敏感,却很多时候,依然迷糊,想想也许是操练不够。敏感也是需要操练的。
清晨常被肉肉的小身子压上来亲醒。有时眼睛睁不开,就撇撇嘴角算是微笑。闭着眼亲回去。小家伙总要压着我亲了又亲,才离开。一遍遍说,我好爱你,妈妈。你是全宇宙最棒的妈妈。
心儿小,难为他柔情百度。
没有期待,日子是安全的,知道不会有人来敲门,或粗鲁地破门而入。可是,怎么安静竟也是种寂寞。嘴角扬着,连讲话的气力也不想花,就在心里暗暗笑话自己。
有意思。人生如果总有不期而遇的体验,深深深呼吸,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里,我没有你们;我洞察自己的心思肺腑,我书写血液里流淌的浓稠。
无论欢喜,还是悲哀,无论惊讶,还是绝望,所有涌上来的情绪,今生过去就过去了。天堂里不会有。所以每次情绪上来,我都细细体会。
又情不自禁想到,明天哥仨就回来了。我的矫情也就仅此一日。但那些走了不再回来的孩子,父母流淌的血液,又将怎生图画。
珍惜最难,因为去去来来,成为习惯。枕边人,身边情,谈笑中风声摇曳。那些使你吼叫,让你皱眉,令你心力交瘁的付出。突然消失不见,之后,心里的力量,何去何从,如何摆布?
索性不婚不生,倒也轻松?
可回想自己三十岁那年,是真切向往婚姻的,而婚后半年没孕,我也曾真诚地向上帝求过孩子。
所以,于我,没有假设。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曾经热烈期盼的选择。
一眨眼孩子们就回来了,又开始闹哄哄从早到晚的日子。
悠长假期
暑假最愿看到他们好好休息,每天都鼓励他们睡到自然醒,下午若能再来个午觉就更好。最得意的是有了更多单独谈话的时间,无论我在休息或做事,只要有人磨磨叽叽,蹭到我身旁,我就知道他准备好要跟我讲讲心里话了。这时候,总是我无限得意的时光。
常在网络上被问很多问题,提问者总希望我一针见血给出最终答案。殊不知,人生的答案万万千千,若不从源头开始细掰,改变总也不会彻底。
这应该就是我战战兢兢育儿育己的心态吧。尽量多跟孩子交流,有来有去的对谈。通过看似平常的聊天,知道他们日夜所思,挖掘他们心灵深处的伤痛和忧虑,再帮助他们把心里的垃圾慢慢清理铲除。
成人以后,发现会聊天的人实在不多,我指的聊天是一来一往心灵的对谈。印象里十年来能聊得开心互相得益的对象,屈指可数。好像摩登世界里,精神层面的交流不再成为我们学习和追求的目标。世面上流行的爱的语言,并不能给心灵滋养,总是听听就淡了,走走也就散了。
因此,一颗愿意聆听的心,是对倾诉最好的鼓励。有能力倾诉,是标明自己情绪的前提。标明了情绪,才能正确地疏导。了解自己,帮助自己,正是由此开始。
我有一次听某个妈妈抱怨自己脾气急,动不动又发脾气惹孩子的气了。自己转头也觉得懊恼,可第二天,老毛病又犯,似乎总是攻克不了。孩子正值青春期,自己有很多青春期的困惑,遇上个老爱发脾气的妈妈,家里的气氛可想而知。
我很想找个机会和她谈谈,并不是一味克制压抑或自我检讨,就能改变自己的急脾气。更多时候,情绪的处理是可以靠挖掘、分析来寻求办法的。比如,孩子老是东西乱扔、毫无次序,与其压抑告诫自己看了不发脾气,或一再批评孩子不听话,不如一起寻求解决的方法。
乱堆的东西都是些什么类型?是书是玩具,还是衣服?清空一个书架给孩子放书,固定几个大盒子,分类放玩具,找二个大框用来丢脏衣服,内衣外衣分开。演示、提醒、鼓励、夸奖。我相信即使五岁的孩子一样可以做到这些简单又实际的生活应用。
到了青春期还有类似生活问题的孩子,家长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在孩子幼儿期少儿期,替他做了太多他本份内的事?以至于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直到十几岁都觉得理所当然?
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可能正是从在生活上替他布局一切开始的,甚至和同学玩伴一有矛盾,大人一定伸手把孩子拉到背后,替他出头,渐渐他以为世界本该是父母处理好的环境,以至于越来越不会自理,生活上、情感上、待人接物处事上。
以为是爱,后来才发现是害。
又比如有太太总是抱怨丈夫言语暴力开口就骂人。与其鼓励她离婚一走了之,若愿意细细一探究竟,可能会发现,丈夫辱骂太太的同时,太太一直用贬低的话和不尊重的身体语言在和他相处。如果我们都希望环境可以改变,为什么那个先改变的人,不能是我们自己呢。不仅仅是言语上态度上的改变,心里意念的改变更重要。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嘴里就说出来。就好比我们心里愁烦,就会不由自主叹气一样。你总能从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她内心的光景。外表温柔的人,说不定有颗坚强的心;外面咄咄逼人不认输的,很可能心里非常脆弱自卑,需要用言语的强势来掩饰内心的慌张。
总是抱怨自己境况不佳的人,一定不会是个努力学习的人。而一个追求进步的人,一定不会懒惰。凡事声称“我做不到、我不会”的人,不过是不想学罢了,不然一旦上手就会发现没什么事,比铁棒磨成针更难。
转了学区后,第一次经历长达三个月的暑假,这个悠长假期,我花时间走进儿子们稚嫩的情感世界,了解他们对自己对朋友的看法,和他们聊我当年的糗事,总结我的经验与教训,拥抱他们,为他们花时间祷告。如此,看似冗长的炎夏,漫长的假期,竟成为了我们彼此的祝福。无限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