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底蕴

(2018-11-29 09:53:03)
标签:

惠州电台988

金庸小说

历史底蕴

分类: 随笔

题记:

这是20181124日,余安平律师参加惠州电台988“书香仲恺”栏目,与才女主播“墨水”一起谈论“金庸武侠故事中的历史底蕴”话题。余律师自称是“不纯粹的律师”,“被刑事辩护耽误的军事发烧友兼历史爱好者”,工作之余,对美食、美景、美文从不辜负。余律师认为律师应该“三好”,即牙好、腰好、腿好。会生活的人才会工作,如果说工作是律师的A面,则生活是律师的B面。

余安平,早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后任教于湖北黄冈中学。13年前来到惠州,10年前从教师转身为律师。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以读书、旅行、交友为人生三大乐趣。现为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卓凡(仲恺)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东卓凡律师事务所刑事部副主任、惠州市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律师协会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余律师也是惠集读书社顾问、惠州仲恺作家协会法律顾问、新浪元老博主、搜狐历史频道作者,是“惠州记者律师节”创议人,还是首届“惠州刑事论坛”策划人。

“墨水”说今天请到的是一位律师而且是刑事辩护律师来谈金庸武侠,并非是谈论金庸武侠的法律问题,而是历史问题。“侠者以武犯禁”,律师从法律角度分析更多是否定。但余律师却是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曾说“历史是专业,律师是职业”,来谈论历史再好不多。

余律师说韩非子对儒家与墨家都反对,“儒者以文乱法,侠者以武犯禁”都要打击,侠客在先秦主要是墨家,即墨侠。中国武侠开山之作一般认为是清朝嘉庆年间石玉昆撰写的《三侠五义》,讲述包公办案与江湖好汉欧阳春、展昭及“五鼠”之间的故事。

“墨水”说自己最喜欢白玉堂而不是展昭,看过《三侠五义》后来再看《忠烈小五义》,总觉得不够精彩,尤其是人物容易脸谱化。

余律师我们当年主要是通过单田芳等人的评书来了解这些古典武侠小说,那是收音机比较普遍,而电视机还是奢侈品。万人空巷围在一台小黑白电视机旁,那是上世纪80年代的真实写照,也是我们满满的幸福回忆。后来的武侠小说被称为新派武侠小说,梁羽生是开创者,金庸得其大成,古龙自称是从模仿金庸小说开始,却自成一派。

“墨水”说金庸的15部武侠小说,许多人按照时间列上了时间图谱,余律师如何看待?

余律师说,金庸的15部小说,开山之作是《书剑恩仇录》,收山之作是《鹿鼎记》,都是写清朝的故事。不过,《书剑恩仇录》中皇帝是“大反派”,《鹿鼎记》中的皇帝则成了隐形的“男主角”,金庸对其予以肯定。这也说明金庸在小说创作中开始思考江湖之远和庙堂之高并非绝对对立,这就有了韦小宝这种在朝廷任职却能“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金庸的武侠小说在大陆最早流传的不是《书剑恩仇录》,而是《射雕英雄传》。上世纪80年代初期风靡大陆,不过那是没有网络传播,电视也没有普及,更多是通过录像。《射雕英雄传》被很多家长与老师看成“励志小说”,你看郭靖同学不聪明但勤奋好学,杨康同学天资聪颖但怕苦怕累,结果郭靖同学成了一代大侠。这样的“励志小说”,家长与老师也不太反对学生阅读,如果是古龙小学那就会被排斥。“三观正”也是金庸武侠小说在大陆流传甚至在华人社区流传的关键,符合华人的是非观点和道德标准。

此外,金庸小说还有一个“可以说的秘密”,那就是每位“勤奋好学”的男主角都有一位美丽温柔又冰雪聪明的女生在等着他,这是学生时代青春懵懂期的贴心安慰。当然,除了韦小宝不懂爱情只有穷追不舍,好在那时课堂关注的是郭靖而不是韦小宝。

“墨水”也说,金庸武侠小说除了《鹿鼎记》几乎都坚持“一夫一妻制”,这也获得许多女生的好感。其实古代允许一妻多妾制甚至多妻制,即使是张无忌“四女同舟”最终也不得不舍弃几个只保留一个赵敏。“墨水”说,一个澧县应该不能满足余律师好游玩的习性,此后又去了哪里?“蓝叔叔”则关心,余律师为何有那么多网友,如何可以信任这些网友。

余律师说金庸小说如果描写具体历史人物,就很容易变成穿越小说,但又不能改变历史。我们看《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总觉得他不仅在感情上犹豫不决,在大是大非上也是优柔寡断,完全不是江湖第一大门派首领的杀伐果断。如果张无忌有任我行那样的枭雄之气,金庸就要改变历史了,难道写张无忌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张无忌性格弱点也是金庸的情非得已,比较朱元璋摆在那里。

许多人不喜欢张无忌性格弱,也不喜欢袁承志性格弱。问题是如果《碧血剑》中的袁承志性格强悍,岂不要改变历史阻止清军入关?那样就是二三流的网络小说,而不会是一流的武侠小说。袁承志遇上了皇太极、多尔衮等人,就必须象张无忌一样“消失”,金庸先生只能让他移民海外。

“墨水”说《碧血剑》中其实更喜欢金蛇郎君,敢爱敢恨,这才有真实性与丰满性。但《碧血剑》毕竟发生在清军入关前后,金庸创作的袁承志又是袁崇焕的儿子,他就不得不屈从历史的真实轨迹。

余律师说金蛇郎君亦正亦邪,特别是对何红药等痴情女子太冷酷,有些“少儿不宜”。清军入关许多人持否定态度,但清朝毕竟出现了康雍乾一个半世纪的稳定发展。许多人说此时欧洲正在发生英法等过资产阶级革命甚至孕育工业革命,但他们忘了工业革命只发生在大西洋沿岸,而没有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生,历史不能强人所难。我们没有“上帝之眼”,不能苛求古人,只能用他们所处的时代来对他们理解式同情。

“墨水”问余律师,如何看待《鹿鼎记》许多人认为这部小说不是典型的武侠小说?

余律师说《鹿鼎记》“誉满天下谤满天下”,有人认为这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巅峰,也有人认为这完全不是武侠小说,而是官场小说。我对《鹿鼎记》大为推崇,认为这部小说把武侠小说推向新时代,江湖习气从江湖之远进入庙堂之高,许多武侠要人也在庙堂任职。此外,金庸小说的主人公也正式告别了乔峰、郭靖等人的“高大上”,走向允许存在“人性弱点”甚至“人性缺陷”。韦小宝在朝廷依旧饱含“家国情怀”,但他对财色都不拒绝,不是传统意义上“重义轻利”的侠客,却能做出许多传统意义上的侠客不能做到的“为国为民”之举。

“墨水”问余律师,许多人对《笑傲江湖》评价甚高,还有人认为《笑傲江湖》是金庸小说的巅峰之作,余律师怎么看?

余律师说,如果说《书剑恩仇录》、《倚天屠龙记》、《碧血剑》等有着明确历史背景的小说属于“穿越小说”,主人公不能太洒脱担心“改变历史”,那么《笑傲江湖》则属于“架空小说”,金庸可以天马行空肆意而为。梁羽生小说更多是《书剑恩仇录》那样的“穿越小说”,因为不能改变历史而不得不严格限制笔锋。古龙小说则更多是《笑傲江湖》那样的“架空小说”,怎么写都行,只要避开官府。

金庸的《笑傲江湖》塑造的一系列人物,无论是“真小人”左冷禅还是“伪君子”岳不群,还是“大反派”东方不败甚至从悲情英雄到“新反派”的任我行,都刻画的入木三分,可以列入人物画廊。金庸的职业是时政评论家,写小说只是业余爱好,不同于“为稻粱谋”的职业作家。金庸熟悉官场生活,这在《鹿鼎记》中得到完美阐释,甚至有人把《鹿鼎记》看成“官场现形记”,只是穿插武侠笔墨。《笑傲江湖》本来可以不拘泥于历史环境限制,写成古龙小说那样。但金庸依旧把官场政治注入这部武侠小说中。无论是左冷禅“五岳并派”还是东方不败“一统江湖”,都是对传统强势集团的挑战,危及少林、武当的“核心利益”。方证大师、冲虚道长多次组织对令狐冲的营救甚至暗中相助,《易筋景》这样的绝学也假托风清扬传给令狐冲,其实是鼓动令狐冲破坏左冷禅与东方不败的这个“大棋局”。有这些“政治因素”存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也就更精彩。

“墨水”问余律师,许多人不喜欢金庸,甚至一些学者也来抨击金庸,余律师如何评价?

余律师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能强求大家都喜欢金庸小说,就象不能强求大家都喜欢琼瑶小说,不能强求大家都爱看《红楼梦》甚至大家都喜欢康德哲学。有位研究看的哲学的教授说什么国人爱看金庸说明素质低,我不仅哑然——这位先生不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之差别?一些人用自己的所谓“精英文化”或者“雅文化”否定别人的“大众文化”或者“俗文化”,焉不知近体诗、词曲、小说最初都是“俗文化”?看起来理直气壮,其实骨子里暴露了这些人的哀怨,为自己好受穷尽却被忽视而不满。精英文化本就小众化,须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才能有所成就,而不是向大众文化的创作者发泄不满争名利。

我们读金庸更多是一种怀旧式的精神享受。金庸小说能够让人读到励志,读到纯美爱情,读到兄弟义气,读到家国情怀,已经超出了一般通俗小说的价值范围。至于那些读金庸小说只能看到诲淫诲盗看到宫廷斗争的知名学者,我只能读书不仅要看作者的创作水平,还要看读者的欣赏水平。金庸小说甚至让我们重新了解了云南了解了宁夏,了解了江南,带着欣赏的眼光去阅读,这才是一种享受。看到精彩,应该喝彩。

“墨水”说余律师这个结尾,让我想到还可以开一期节目,金庸小说的旅游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