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刺头的能人”该如何处理?

(2018-10-16 21:30:13)
标签:

世说新语

曹操

制约与平衡

刺头的能人

分类: 历史

下午从清远返回惠州,一位老乡过来咨询企业的事,问对企业“刺头的能人”该如何处理。这些“刺头的能人”一方面“有才华”,甚至在业务上具有其他员工不能替代的特长;另一方面他们“恃才放旷”,对经理甚至对老板都不放在眼里。平时上班想来就来,企业有事需要“求着他们”。这次企业老板与经理一起过来惠州,则是想问一下对策。

访客的话让我想起《世说新语》一段记录,“魏武有一妓,声最清高,而情性酷恶。欲杀则爱才,欲置则不堪。于是选百人一时俱教。少时,还有一人声及之,便杀恶性者”。曹操歌妓中有人唱歌最动听却性格不好,曹操想杀她又舍不得,想放过她又受不了她的放旷,于是选一百人跟着这位歌妓学习,有人唱歌超过这位歌妓就把她杀了。曹操这种做法虽然也能解决问题,却是下下策——上策应该是培养和鼓励其他人超过这位歌妓,一旦这位歌妓不再具有“舍我其谁”的独尊优越感,她也就难以耍性子了。杨修“恃才放旷”,曹操借“鸡肋”杀掉他,其曹操完全可以把杨修“闲置”几年,通过尊宠其他人让杨修失去优越感,慢慢磨一下他的性子,也许是后来不错的王佐之才。许攸有才华但对曹操不尊重,曹操也不该杀他——派许攸作为行军司马协助曹仁、夏侯惇南征北战,有功劳就封赏,既能充分发挥许攸贪财好利又足智多谋的特点,又能避免在眼前尴尬,何乐而不为?看看嬴政对尉缭子的饮食服饰与自己相同,看看刘邦对韩信解衣推食,这才是帝王胸怀。你要人家卖命,人家耍点小性子有何不可?当然,切忌让某一个人“独大”,这就需要培养梯队人才。曹魏权归司马懿,关键就是曹睿没有象曹操培养歌妓那样派一群曹氏夏侯氏贵族子弟跟着司马懿一起征战,司马懿也就“不可替代”,结果失去天下。

访客说“我懂了”,需要定期形成培训机制,避免某一个人的业绩过于突出。我说韩信对刘邦不可替代,刘邦封韩信为王同时英布、彭越也封王;司马昭担心邓艾做大,封邓艾为太尉,随之也封钟会为司徒,都是“位列三公”。管理艺术应该是人尽其才,但需要制约与平衡。如果无法制衡又不想“资敌”,那就只能“给股份”让这位“业务精英”成为自己的“合伙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