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元朝“人分四等”?民国臆造的谎言

(2018-09-29 15:58:53)
标签:

元朝人分四等

屠寄

革命人士

分类: 历史

古代史总是说元朝“人分四等”,总把汉人作为“被征服民族”,却一直找不到相应的文献依据。后来一查,才发现是清末民初“革命人士”臆造的谎言。

元朝“人分四等”?民国臆造的谎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如同秦朝、隋朝那样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朝代,开创的行省制度沿用至今。1367年朱元璋北伐时期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对元朝多加指责,但只字未提“人分四等”的“种姓制度”。刘伯温、宋濂、高启、张昶等人对元朝长期表示忠诚,明朝建立后“山东黄氏二贤”、夏伯启叔侄等人拒绝出仕新朝,这也说明元朝对汉人士大夫不薄。看看宋朝文天祥等人殉节,看看元朝夏伯启等人殉节,再看看明朝几乎无人殉节,可想而知元朝并非民国一些“革命人士”想象的不堪。

“人分四等”最早是清末民初一位不太出名的历史学家屠寄在《蒙兀儿史记》一文中提出,屠寄与长子屠宽都是同盟会(光复会)革命分子,在“排满”革命风潮下屠寄捏造一些“革命史料”煽动汉人仇视“蛮族统治者”也有可能。“人分四等”不见于从元朝到明朝的任何档案资料,竟然是“革命人士”在清末明初提出,也就不能不让人怀疑。此外,屠寄更多是利用业余时间著述,史料价值并不高。屠寄本人不通外文,所用外国资料除洪钧书外都是靠朋友(如周秉清为他译述多桑书)和儿子(孝实译乞米亚可丁书,孝宦译英人新著《史家之历史》等)为之翻译,这些资料多非原始史料而是出于后人著述,本身就有不少讹误,而译者又非元史专家,其真实性可想而知。

元朝“人分四等”?民国臆造的谎言

元朝对汉人的歧视当然会存在,但即使有这种歧视也是蒙古贵族对汉人平民的歧视,而不是法律上的“人分四等”。从元朝开国时期的刘秉忠、张柔、史天泽等名臣到元朝灭亡时期的李思齐、张良弼、孔兴等军阀都是汉人,要说汉人被人为歧视显然缺乏证据。一些人列举的元朝蒙古贵族与汉族平民打死人处罚不同,一则是元朝判例中的“个案”,二则主要发生在1335到1341年“伯颜乱政”期间,1341年脱脱出任宰相后就废除了“伯颜弊政”。至于说“贵族”与“平民”法律面前不平等,即使是民国以来那些官宦子弟与普通老百姓子弟法律待遇也不一样吧?

中国历史学家刘浦江指出,《元史》、《明太祖实录》以及朱元璋等反元势力也均从未提及“四等人制”,而且明朝初期士人诸儒,亦无“夷夏之别”以及“民族大义”的思想。

屠寄的“小说家思维”很有趣,但不足为据。孔融为了讥讽曹操把袁绍的儿媳妇许配给儿子曹丕,不也自称“考据”武王伐纣后把纣王妃妲己许配给周公吗?孔融的玩笑导致自己被杀,屠寄的“玩笑”却被“革命政府”当成历史,悲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