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销律师”的“七件武器”

(2017-11-04 13:56:41)
标签:

营销律师

七件武器

名人效应

分类: 文集

“营销律师”是律师群体里的“先行者”,他们往往起步较早或者擅长“玩概念”  他们主要的精力不是在各地办案,而是在各地讲课或者干脆自己开班讲课。他们并不是不办案件,而是不以办案为为主业。如果说“办案律师”是在办案之余偶尔讲讲课,他们则是在讲课之余偶尔办办案。“营销律师”要么背后有一个华丽的营销团队,要么自己就是“营销”操刀手。“营销律师”有“七件武器”,与忽悠律师相比他们还是有些“技术含量“。

   1、光鲜的名号

“营销律师”都有一个光鲜的名号,“江湖人称”其实最初都是他们“自称”或者找“水军”宣称,然后就可以成为各种“大师”。就象金庸笔下的那些自命不凡的“大侠”例如“落花流水”之辈。要知道真正的大侠不需要自己站在高处大喊“落花流水”,而是旁人传颂。在杨过等人面前自称是“天下第一”的那几位“大侠”,谁都知道他们有几斤几两,只是自己帮自己当成人物。

   2、虚华的头衔

“营销律师”都有一些虚华的头衔,例如某某大学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某某组织顾问或者讲师。遍寻他们的履历,基本没有本科毕业院校名称,只有某某院校硕士研究生等头衔。虽然“英雄不问出身”,但至少人家“英雄”不会掩饰自己的“出身”,没有这种明面上的自卑心态。他们不同于”红顶律师”那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政府顾问、立法咨询专家、民间智库成员、律协会长或副会长等”实打实”的头衔,只能“空对空”。

 3、名人的案例

“营销律师”不是没有经典案例,而是这些经典案例多半是围绕名人展开的案例。名人效应成为他们的金字招牌,至于这些名人案例是否属于成功案例,在所不问。“代理过”某知名案件,成为这些“营销律师”的“杀手锏”。当然,他们往往执业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找出那么几件甚至十几件“成功案例”也是理所当然,只是与他们自以为的“江湖地位”不相匹配。

 4、名人的合影

“营销律师”有个特点,那就是很喜欢与达官贵人或者富商巨贾、影视明星、“国际友人”合影。如果有机会参加官方或者半官方的活动,必然要把照片晒满每次授课现场。“红顶律师”本就属于“名人”,“营销律师”还需要借助“名人”证明自己可以游刃于“黑白两道”之间,当然也会是不是表明一下自己与某法院很熟或者与某高官很熟。

  5、牛气的宣传

“营销律师”离不开牛气的宣传,通过广告包装俨然是“律师教父”甚至“行业宗师”。无论是“教父”还是“宗师”,当然需要有一批人帮他“抬轿子”,金庸笔下逍遥派丁春秋的出场架势就是他们的范本。当然,“武功秘籍”是少不了的,如果不能“著书立说”,如何能够显示自己“大师”派头?不过,这些宣传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律师事务所名气远不如他们个人名气也不如开班的名气,恐有喧宾夺主之嫌

6、牛气的开庭

“营销律师”不是不参加开庭,而是不以开庭为主要工作方式。“营销律师”开庭要么是梁启超给袁世凯做财政总长那种模式,动辄给法官“上课”,要么是长篇大论一堆“新概念”,基本是脱离“法言法语”,更遑论明确援引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生效裁判文书。这种“情文并茂”的辩护很有趣,也很能吸引一批围观群众,只是办案效果如何不得而知,至少这些“营销律师”个人介绍经典案例中少有判决结果。

7、不群的个性

“营销律师”与那些埋头办案的律师不同,他们不是主要精力用在如何把案件办好上,而是把精力用在如何“受人关注”上,吸引眼球就是他们的成功。因此,这些“营销律师”不择手段进行各种宣扬与“炒作”,尤其是掀起一场以一场的“江湖公案”,显示自己的“存在”。当然,这种攻讦、抨击让他们的“宗师”形象自损不少——谁见过“北乔峰”动辄点评甚至指责他人武功如何如何的?一代宗师黄药师都不愿意与后被李莫愁等人动手,这才是宗师形象,而不是“岳掌门”那样背后刺人一剑。他们不群的个性,也使得许多律师见到他们”绕开走“,正好留给他们更多更宽的表演舞台。

“营销律师”是中国律师群体很有趣的一批人,他们更象是传销组织而不是“自由职业者”。一批律师给另一批律师授课,无论是公益服务还是”有偿服务“都值得点赞,这都是通过律师行业健康发展所必须的”薪火相传“。不过,如果这些服务是“别有用心”例如“一日加入组织,终身是组织的人”,公然将江湖帮派习气带入,或者将这些“组织”变成强制案源“上交”的基础,那就沦为“营销律师团伙”。“营销律师”的收益主要是两大项,第一是培训费用,第二是“组织成员”案件介绍。

“营销律师”更多是精明的商人,律师只是他们华丽的外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