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诸葛亮,如果学习勾践能否一统天下?

(2017-08-19 08:30:05)
标签:

诸葛亮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汉中

天府之国

分类: 历史

许多人对蜀汉过早灭亡很惋惜,甚至把责任退给诸葛亮。其实读过历史的都清楚,蜀汉的实际寿命比曹魏要长——249年高平陵之变后曹魏已经名存实亡,而蜀汉直到263年才灭亡。不过,如果诸葛亮从223年白帝托孤后即效仿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能够改变蜀国被魏国灭亡的命运?

刘备夺取汉中,曹操采取“绝后计”将10万人口全部迁往关中,导致后来诸葛亮北伐不得不千里迢迢从成都平原运粮到秦岭。刘备东征,丧失了大量精锐,但蜀汉人口损失不大。诸葛亮接手蜀汉,完全可以“东和孙权,北和曹丕”,然后学习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蜀汉人口不过百万,但远远超过当年越王勾践的实力。如果诸葛亮一方面坚守秦岭南部各隘口,另一方面奖励生育甚至将汉中肥沃之地赐予移民,不出数年则蜀国势力大增。蜀汉甚至可以借鉴秦汉旧制,一方面实行征兵制从而避免豪强地主出现,另一方面则士兵戍边1年、卫戍1年。这样的“两年兵役制”既能保证国家养兵6万足矣,又可以保证战时大量“预备役”投入作战。国家抑制豪强地主,培养自耕农,鼓励生育,蜀汉人口很容易剧增,甚至吸引魏吴人口过来耕种。

如果诸葛亮有决心统一全国,可以借鉴晋国“六卿”制度,北军(外军)与南军(内军),分别戍守边疆与卫戍京师。北军、南军分别归3名将军统帅,这6名将军入朝则拜相(进入尚书台),出朝则为将(开府)。虽然晋国“六卿”制度最后酿成“三家分晋”,仿效“六卿”制度的“六柱国”(八柱国中两柱国不领兵)制度也倒是北周、隋朝、唐朝政权在“柱国”家族内传承,但毕竟保证了百年兴盛。

蜀汉“六卿”,可以是诸葛亮、赵云、魏延、张翼、张绍(张飞世子)、关兴(关羽世子),不仅可以整合荆州集团与蜀汉集团,而且可以保证“文武搭配”。如果诸葛亮长期将主要精力用于内政建设,军事上则全国保留3万边防军与3万禁卫军,而且军队都是“两年兵役制”,则“立足于守”的战略很容易保证蜀汉“区域繁华”。晋国“六卿”制度与秦汉“征兵”制度相结合,已经是后来宇文泰“八柱国”的雏形。宇文泰只控制着雍凉贫瘠之地,却能战胜控制着关东六州之地的高欢父子,不得不说这种“军事股份制”很容易激发军事将领积极性。曹魏、东吴的将军是为了“主公”而战斗,“军事股份制”的将军则是为了自己而战斗。“三国合伙人”将成就蜀汉逆转奇迹。而且,这是世家大族、豪强地主林立的曹魏、东吴即使有心学习也做不到的。“六大家族”辅佐刘氏,这是后来“关陇集团”的预演,出将入相成就百年基业。

可惜,诸葛亮只想着如何在有生之年完成先帝遗愿,而不是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为蜀汉开创未来,更没有想到如何为后人作嫁衣裳。蜀汉,终于毁于诸葛亮及后继者姜维的穷兵黩武。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后当如何?四川本是天府之国,汉中也是富庶之地,本该是生孩子、种田主力的青壮年却被浪费在战场上,悲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